阿拉爱上海

论文:幼儿品德教育的内化策略(3)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09月01日 21:16:24

  四、激化幼儿品德形成

  教师通过创设情景,激化幼儿对道德观念不同而争论,导致幼儿在认知上的冲突。接着,在解决冲突时,使幼儿不仅要考虑自己行为,同时还得考虑其同伴的行为。这样在解决的过程上,导致幼儿认知结构改变。这是学生心理内部顺应过程,就是学生品德形成、发展的过程。因而创设教育情境,激发学生认知结构内部矛盾是实现教育影响的重要条件。如《衣服被弄脏》故事,就是通过创设一个冲突的情境——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把另一个小朋友衣服弄脏了,要他赔衣服,这个小朋友说自己是无意的,也说了“对不起”!然后通过角色扮演(情境表演)活动,让幼儿在讨论中寻求正确的解决“冲突”的办法。最后教师总结。通过这样的实践与体验,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幼儿品德得到内化。

  在品德课教学中,外化是追求的目标,内化是一个关键环节,教学者要实现教育影响的内化,必须要从品德教育的整体出发,寻求策略。

  [参考文献]

  1、涂尔干[亦译迪尔凯姆]:《教育及其性质与作用》, 《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项贤明:《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索》,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3、章志光:《小学教育心理学》、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10

  4、教育部:《幼儿教育纲要》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