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家庭因素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2)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09月03日 22:05:32

  这些问题会严重地阻碍着幼儿潜能的开发,阻碍着幼儿身心正常健康的发展,阻碍幼儿个性品质的形成以及社会交往的发展。

  二、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

  (一) 家庭氛围

  所谓氛围,就是指人所处的环境气氛和情调,它是在某一环境中的人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过程中造成的某种心理情绪和环境气氛。

  家庭情绪气氛是指家庭集体中占优势的一般态度和感受。它能通过幼儿的思想态度和一般行为反映出来。在关系融洽减员心情愉快的家庭中,幼儿也会感到愉快、安全。在情绪表现上,比较稳定,"不随意地发脾气",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在行为表现上,由于心理压力小,则表现得开朗、好奇心强、爱探究,丽较少表现出退缩与焦虑。相反,在家庭关系紧张,人与人之间总笼罩着一层阴云的家庭里,幼儿在情绪表现上变化比较大,消极情绪较多,"常发脾气";在行为表现上,因得不到父母的关爱,提心吊胆怕受到惩罚,或表现得急躁暴戾埸激惹、易攻击,或表现得孤僻、冷漠退缩,从而形成不健全的人格。

  郑名、辛宏伟《甘肃省291名农村幼儿心理健康状况与家庭因素的相关研究》表明,夫妻关系不良会导致农村幼儿行为障碍、不良习惯和进食与睡眠障碍等心理问题的发生。在夫妻不和的家庭中,家庭气氛是难以融洽的。 心理学家海尔特研究发现,双亲不和比双亲不全对儿童更有消极影响。

  (二)教育态度与方式

  在教育问题上父母的教育态度与方式是正确的,就会对幼儿的成长产生积极的影响;如果这种教育态度与方式不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特别是存在着种种缺陷时,不仅对幼儿的身体发育和精神成长都会造成有害的影响,甚至不可避免地要在下一代建立家庭时反映出来。

  1.溺爱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我们中国有一句古语:"惯子如杀子"。这句话是永恒不变的真理。讲的就是溺爱对孩子造成的危害。事实上,溺爱孩子会对他们的自身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包括他的成长、学

  习、价值观的确立、社会发展、孝敬父母方面等等,都构成了诸多的害处。

  专家称,当前,家长过度溺爱导致婴幼儿语言发育迟缓,这种现象正呈逐渐增多的趋势。有这样一个例子,三岁多的小莲因为家长过度保护和溺爱,要什么东西只需手一指就能得到,导致错失语言发育的机会,一个完整的单词也说不上。经医生检查,小莲的听力和神经系统都正常,但词汇严重缺乏,属于严重的语言发育迟缓。专家指出,两至三岁时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和敏感期,错过这个时候,宝宝学说话将会变得迟缓。

  家长的溺爱,还会阻碍幼儿独立性的发展。幼儿的独立性集中表现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细节上,如独立穿衣、洗漱、吃饭、睡觉,独立整理玩具等。在一项调查中,半数以上的幼儿均能独立完成这些任务。但能够做简单的家务的幼儿只占38.5%。对于做家务,近半数的幼儿都表现出兴趣,而只有11.9%的家长经常为孩子提供做家务的机会,使得大多数幼儿这方面的兴趣得不到发挥,独立生活的能力也就得不到完全的锻炼。对于幼儿而言,独自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是他们模仿大人、体验独立生活的最佳途径,给予他们机会让他们做事,能够使幼儿尽早体会到不依赖于他人所带来的快乐和自由,从而使幼儿尽快地拥有健全的独立的自我意识,为今后的生活打好基础。

  2.家长所持教育观点不一致

  从幼儿的主要抚养人(家庭结构)以及家庭内部教育的一致性来看,吴凤岗的研究结果表明,两代人家庭的幼儿个性发展水平高于三代人家庭的幼儿。两代人家庭幼儿在独立性、自制力、合群性、情绪特征、自尊心及行为习惯等方面均好于三代人家庭幼儿。农村家庭中不同的抚养人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在于祖辈传统的教养观念与父母现代的教养观念之间的矛盾冲突。这种矛盾冲突主要反映在父母与老人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意见的不一致和教养态度不一致,当一方在教育孩子时,另一方出面干涉袒护孩子,会使幼儿不知听从谁的教导,并且会使幼儿养成撒谎、虚伪、耍两面派等不良行为。长此下去,可能导致幼儿成年后出现双重人格,易患精神分裂等疾病。 Richman和Barron的调查发现,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一致、父母经常争吵等与儿童行为异常相关。

  (三)家长自身文化素养

  1.以成人的视角看问题

  有些事情对于幼儿来讲是好事或无所谓的事,而有些家长看待这些事的角度却有问题。如看到老师让幼儿在校捡树叶而自己在一旁指挥时,一些家长会认为这样的活儿,老师自己不参与,幼儿也不用干。家长从成人的角度认为这是对幼儿不公平,而幼儿自己认为这是集体活动,很有趣_这样家长的观点和幼儿的感受完全相反,反而让孩子无所适从,或者长大以后就学会人际交往中斤斤计较,偷懒耍滑。这对幼儿未来的性格的塑造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养成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2.家长所持的儿童观教育观

  鲁迅先生说过: "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长大了以后,他就做不了人。"孩子虽小,但他们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是一个有思想、有头脑、四肢健全的人。父母是否尊重孩子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思想,以平等、民主、自由的氛围去与孩子交往。是否了解孩子内心的发展及需求,对孩子及其活动表现出真实的兴趣;与孩子成为知心朋友,帮助他们提高语言及行为技能;是否向孩子提供物质上的需要以及行动上和精神上的强大支持,让孩子在家庭中生活得快乐而又真实。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将极大的关系。在我们的现实中,父母不顾孩子的兴趣爱好,强行给孩子选定职业而造成孩子心理问题的例子也不胜枚举。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