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本土材料在农村幼儿园区域游戏中的有效运用(2)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09月06日 09:48:23

  4.区域环境创设中区域的特征性。

  由于区域的不同,在进行各个区域环境创设时内容也不相同。我们根据每个区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创设,让人一看到这个区域的环境创设就能想到这个区域的游戏内容,一走进这个环境创设的区域能激起游戏的兴趣。比如,表演区,我们用淡竹拼搭成人的身体,用卡纸剪出人头和舞动的四肢,一个个正在翩翩起舞的人跃然呈现于墙面,让进行表演的孩子也不禁跃跃欲试,和墙上的小人一起来比一比,一起来表演。

  三、一物多玩开展游戏活动,丰富区域游戏的内容。

  我们的区域游戏主要分成特色区、学习区两大类,学习区主要有表演区、语言区、智力区等组成。我们根据幼儿园主题活动的进程,以"竹"为主材料,在不同的区域开展了不同的游戏内容。

  特色区:

  我们以";竹"为主材料,理所当然我们的特色区域就是充分利用"竹"来进行的,我们特色区域的名称叫"竹韵飘香"。我们把这个特色区域分成了5个小区域,分别是"竹筒变变变"、"美丽的竹片画"、"风铃大集合"、"我们的小花伞"、"竹的世界",前四个区域是以幼儿绘画、装饰、印染等形式去动手操作、创造各种"竹"的作品,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性。在"竹的世界"这个区域里,则是把幼儿做出来的各种"竹"的作品,以不同的方式陈列出来,模仿社会生活中的"工艺品商店",来进行幼儿之间的买卖交往,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学习区:

  学习区主要是根据班级主题教学活动的进程来创设的区域。在学习区中,我们也可以通过"竹"这个材料,来开展学习区的游戏。比如,在智力区,通过竹枝或竹片来进行分合、加减的游戏,巩固幼儿对集体教学中数学知识的理解。在语言区,我们通过图片让幼儿说说竹的一生,说说不同竹子的不同用途、不同时候的竹子的不同用途及不同部位的竹子的不同用途,还可以说说"长寿竹"、"湘妃竹"、"孟宗竹"等竹子的故事等等,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在表演区,我们用竹板打出学过的乐曲节奏,来表演歌曲,可以用带竹叶的竹枝编成帽子或用在竹枝上进行装饰并编成帽子来进行表演,把教学活动的内容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深化和巩固。

  不管是特色区还是学习区,教师都要根据幼儿的兴趣、教学的进程、游戏的有效性等方面来调整辅助材料或游戏内容,更深入地开展该游戏。如:在"竹筒变变变"中,开始幼儿是简单的竹筒绘画,到进行单一的卡纸、毛线等辅助材料的装饰,再到绘画和辅助材料的综合利用,游戏的层次在不断地提升,幼儿游戏的兴趣始终非常的浓厚。

  四、多途径地评价幼儿游戏,引发幼儿游戏的快乐。

  在区域游戏中,教师要根据重点分配的内容及幼儿的游戏情况进行评价,让幼儿体验到游戏的快乐,并为下一次更好地游戏做准备。

  途径一:引导幼儿交流游戏的感受。教师通过这样的语言"宝宝们,今天你玩游戏的时候有什么开心的事要告诉我们呢?来引导幼儿说出游戏的感受。

  途径二:通过展示幼儿的作品,引导幼儿尝试参与相互评价。作品的展示即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增强幼儿完成作品的成功感,体验到游戏带来的快乐。在展示孩子的作品面前经常有孩子向自己的家长、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那种自豪之情、快乐之意洋溢于表。

  途径三:通过孩子或者老师发现的游戏中的问题,在大家共同想办法解决的过程中,引发幼儿深一步的探索,提高游戏活动的水平。教师让幼儿讲述"你在游戏的时候遇到了什么困难,需要大家帮助的呢?"对于幼儿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评价,如对于缺少材料的问题,大家可以共同准备,以便下次的游戏开展;对于游戏中出现的规则问题,大家可以共同讨论,制定相应的规则。

  途径四:教师观察到游戏中好的地方、不好的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提问,引发幼儿的讨论,进行针对性的评价,以便更好的开展下次的游戏,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区域游戏评价时,我们既有以教师引导游戏发展方向为主的评价、有师生互动促进发展的评价、有孩子展示自己成果的评价、还有幼儿分享自己经验的评价等等,真正做到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来提高游戏活动的质量,促进幼儿的发展。

  实践证明,只有立足农村幼儿园实际,就地取材,充分挖掘农村本土材料,就可以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区域活动内容,就能开展经济实用、丰富多彩、深受幼儿喜爱的"本土化"区域活动。我们的幼儿就能体验到区域游戏带来的快乐,就能在游戏中获得发展。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