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幼儿园小班音乐教学初探之有趣的节奏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09月16日 10:53:46

  摘要:

  音乐是一门艺术,节奏是音乐的重要要素。从小对幼儿进行节奏训练,可促使其听力、思维力、创造力及音乐敏感性的发展。教幼儿学好节奏,能丰富幼儿的情感,陶冶幼儿的艺术情操,世界着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就提倡音乐教育应首先从节奏开始。我们以游戏的形式萌发幼儿对节奏活动的兴趣;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引发幼儿对节奏活动的探索:利用节奏图谱加深幼儿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利用不同体态语,帮助幼儿理解不同音乐作品的节奏型。让幼儿在听、动、看、辨、唱的趣味实践中寻找节奏、感受节奏、理解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

  关键字:

  小班、节奏正文:

  音乐是一门艺术,节奏是音乐的重要要素,从小对幼儿进行节奏训练,可促使其听力、思维力、创造力及音乐敏感性的发展。教幼儿学好节奏,能丰富幼儿的情感,陶冶幼儿的艺术情操,世界着名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就提倡音乐教育应首先从节奏开始。

  刚入园的幼儿天真可爱、活泼好动,没有较好的自控能力,所以运用动静交替,情景交融等各种形象生动的方法让幼儿在听、动、看、辨、唱的趣味实践中寻找节奏、感受节奏、理解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

  一、以游戏的形式萌发幼儿对节奏活动的兴趣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引领新入园的幼儿进入节奏的世界,使孩子们喜欢节奏活动,从而产生参与兴趣。夸美纽斯曾说过:“兴趣是一个创造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对学习是很重要的。

  听故事、玩游戏是每个孩子都乐意的事,创设故事情境,感受故事中的丰富多变的节奏,不仅能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主动参与活动,而且能让幼儿活跃思维,加深对音乐的理解。选择一些小故事编排与其相适宜的节奏,并选用合适的乐器来为故事中的角色做背景,创造其不同的节奏,引导幼儿来用身体动作、语言来模仿、表现。如音乐游戏《跟着老师走走》,游戏开始时,借助鼓点来帮助幼儿感受音乐中节奏。伴着鼓声,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学习老虎、大象、熊等大型动物的走路,慢慢地我退到一旁,完全用鼓声来指挥孩子们玩游戏,鼓声由慢变快,当孩子们感到鼓声急促到来不急走时,就自由地跑起来,当听到最后一声重音时,就看谁站的最好。当幼儿有了初步的节奏快慢变化和终止感受后,我加上歌曲,我请孩子们根据音乐变化和自己的想象自由地做动作,这一阶段开展了如小鸟飞、小鱼游,小兔跳等不同动物的走路,同时还开展了《小兔和狼》、《下雨了》等听音游戏,吸引了孩子。在这些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幼儿节奏的感受力不断提高,对活动的兴趣也日益浓厚,想用动作等方式表现音乐的欲望逐步开始强烈。

  总之,在幼儿园里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适合不同年龄幼儿的节奏游戏和表演活动,当幼儿发现音乐中有讲不完的故事、说不尽的乐趣,他们就学会了自觉地倾听音乐并感受音乐的节奏。

  二、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引发幼儿对节奏活动的探索幼儿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节奏无处不有,家长和教师要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寻找节奏,使他们知道任何声音都有节奏,让幼儿通过倾听亲自去感受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节奏。如钟表,嘀哒嘀哒,上楼时,嗵嗵嗵嗵,下楼时,踏踏踏踏,自行车铃声(叮呤呤、叮呤呤)、手表指针声(嘀哒嘀哒)以及小朋友和老师走路不同的节奏。而且各种声音节奏的长短都是各不相同,如走路的节奏,跑步的节奏,拖拉东西的节奏,跳跃的节奏等。

  幼儿能够顺利地模仿出节奏后,老师与幼儿一起轮流敲打各不相同的节奏,激发幼儿强烈的求知欲和成功感。除了让幼儿摆弄操作小铃、小鼓等乐器,也可寻找一些代用品带领幼儿一起制作。日常物品投入到节奏活动中,能调动幼儿的好奇心,让节奏活动更具吸引力。如盒子中装上米或豆子,把铁皮酒瓶盖用铁丝串成一串等,能发声的东西均可引起幼儿学习节奏的兴趣,有了这些乐器,幼儿可自由发挥想象,大胆探索各种节奏。

  歌曲《盘、碗、碟、杯来唱歌》歌词描述了不同乐器的音效及节奏,特别是歌曲最后的几句“盘子说:杯子讲:碟儿唱:小碗也来凑热闹”孩子们在唱唱,敲敲,打打的过程中,通过这个活动,让孩子们去找一找生活中体验到了和同伴一同游戏的快乐,培养了幼儿的创新性思维,学会迁移运用日常生活中的其它物品来进行节奏活动,让节奏活动变得更生动、丰富且富有创意。

  三、利用节奏图谱加深幼儿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刚入园的幼儿音乐素质不一样,这和他们接触的环境也有关系,在此基础上,节奏图谱的灵活巧妙、适时适宜的运用,有利于幼儿理解作品,从而更好的表现。

  如在教授《大雨小雨》时,为了让孩子们感受大雨和小雨的不同节奏型,首先是让孩子们倾听大雨小雨的不同声音,然后根据生活经验设计了动作图谱和图形总谱,分别编上拍头、拍肩、拍肚子、拍膝盖,到最后结束句的跺脚动作,生活的表现了“雨点下到了小朋友的头上、肩上、肚子上、膝盖上、最后下到了小脚上”。通过活动,孩子感受歌曲的节奏快慢,节奏型的变化等,形象生动的动作一方面帮助幼儿理解并表现节奏,还增添了《大雨小雨》这个作品的特有情趣。在运用图谱帮助幼儿进行节奏活动时,首先是要使他们能看懂、读懂节奏谱,然后才是掌握要求,再做动作。开始时,速度要慢,便于幼儿探索,初步培养其自学能力。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