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多媒体教学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09月19日 18:12:47

  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主干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受到质疑,取而代之以幼儿为中心,主动学习为中心的开放式现代教学模式。多媒体辅助语言教学正是适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产生的。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集图、文、声、像于一身,将计算机、投影仪等多媒体集中于一体。而此时教师可以根据不同课型要求,灵活运用相关媒体进行教学。通过多种传媒手段,可以产生出生动活泼的形象,丰富多彩的内容,清晰标准的发音和情节相关的音响效果,为幼儿学习语言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视觉、听觉的交互式语言环境,既能引起幼儿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的,又能烘托文学作品表达的情景气氛,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的帮助。

  一、借助多媒体教学,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电教媒体能够展开事物和现象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使声音和画面并存,使抽象的概念,呆板的文字变成赏心悦目、富于变换的画面,生动直观地将信息再现于幼儿的感官,通过听觉视觉器官的协作运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例如:故事《老狼整容》的电脑动画中,通过荧屏呈现给幼儿整个故事的背景,狐狸开了美容店,鞭炮响彻云天,这时候一只老狼悄悄地来找狐狸。小朋友个个睁大眼睛,他们被这生动、形象的画面深深的吸引了,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自然引起了学习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加深对语言作品幼儿的理解记忆。

  幼儿的思维从具体形象为之,文学作品中所描述的事物之间的关系,角色之间的关系,幼儿很难理解,通过多媒体的灵活操作,利用硬件把几种事物之间相互包容,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都活灵活现的表现出来,使幼儿对作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达到理解,学习的目的。例如:在《老狼整容》的故事中,为了让幼儿重点了解老狼为什么要变成一只羊的这一情节,了解老狼的心理特点,我采用画面定格的方法,让幼儿交流讨论并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加深了幼儿对作品人物性格特点的了解。在表现老狼成功变成一只羊的过程时,我们采用延长放慢速度和定格处理,使幼儿对这个过程有了清晰而概括的认识,达到了理解、学习的目的。

  三、运用多媒体,拓展幼儿想象空间,丰富词汇。

  多媒体随意的放大、缩小、定格、画面的移动,都为幼儿更好的理解作品,丰富想象力,拓展了思维空间。在《老狼整容》中,当老狼想抓小兔子时,我们采用了定格,此时让幼儿展开联想,老狼会怎么想,他会用什么办法吃到小兔。幼儿根据自己以往的生活经验,想出了许多的方法。接着播放动画,让幼儿观看结果是怎样,让孩子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自然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故事情节中。在诗歌《秋叶飘》中,当讲到树叶变黄后像蝴蝶一样飘落了下来时,我们将这个过程用课件播放给幼儿看同时放慢速度,让幼儿欣赏到这个飘落的过程。此时我们欣喜地看到,幼儿受到画面的启发,纷纷模仿起树叶做各种飞舞的动作。这样拓展了幼儿的想象力,使幼儿情绪活跃,思维积极,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借助多媒体手段,激发幼儿美好的情感。

  多媒体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动作相宜,感染力强等特点。利用这一特点,用声像再现或创设教学所需的情境,使幼儿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激发幼儿的美好情感,例如,诗歌《秋天的雨》中,描述了秋天下雨时的美丽景象,此时,屏幕上出现了一片树林,枫叶似火,,硕果累累的果园红一片,绿一片,随着音乐,飘摇而落的树叶似蝶飞舞,此时,一朵朵菊花争相绽放,幼儿不由自主地发出惊叹,多美呀,当幼儿被引入文学作品的意境中时,美好的情感也被激发出来。

  在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语言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效果是比较明显的。第一,能为幼儿提供形象化的语言,帮助幼儿理解词义,提高识记能力。第二,能扩展幼儿的词汇量,它为幼儿词汇的扩张提供了一个语音与图景相结合的教育条件。第三,多媒体课件集美术、音乐于一体,通过夸张和典型化等手段创造神奇的事物、景物、动画人物。这些形式与内容符合幼儿的发展特点,对幼儿有较强的吸引力。

  总之,多媒体是辅助幼儿园教学的一种手段,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需要,把它与适当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整合起来运用,才能更好地运用在实际教学中,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为幼儿园教学带来新的生机。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