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浅谈信息技术与幼儿园社会教学活动整合的优势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09月19日 18:13:10

  幼儿社会教育是指以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为目标,以增进幼儿的社会认知、激发幼儿的社会情感、培养幼儿的社会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园《信息技术与幼儿园学科教学整合策略之研究》是苏州市的重点科研课题,旨在借助多媒体这一有效载体,将教学活动内容的声、色、情、意直接作用于幼儿的视听感官,更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下面,结合课题研究实践,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与大家共享。

  一、运用多媒体,增进幼儿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幼儿主动学习、积极探讨的内在动力。”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育手段的新颖多样是吸引幼儿注意、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学习动机的条件。多媒体技术以其多样性、新颖性、艺术性、可操作性和创造性等特点,通过动态的画面和音响刺激,将教学信息转化为鲜明的视听形象展示在幼儿面前,使社会教学活动更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有效地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实际教学中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和教学实际,通过上网、下载、扫描图片等方式找到需要的图片,制作成课件,通过背投电视、视频展示台等进行教学。对于这些适合教学的材料我们进行整理、归档后储存在电脑中,既不占空间,又节省精力、资金,还可以在园内重复使用,形成资源共享。如大班的社会活动《祖国山河》,我们收集了许多图片和动画资料,设计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当我将鼠标轻轻一点,屏幕上展示出了黄河波澜壮阔的风光,幼儿的注意力被黄河水时而汹泳澎湃,浊浪滔天,一泄千里;时而波浪不惊,打着旋涡,缓缓流淌的黄河气势牢牢吸引到了大屏幕上了,他们的眼睛盯着屏幕,完全沉浸于黄河那一片景观中去了,当观看完黄河风貌,孩子们已是兴趣盎然,我也倍感轻松,在活动中,他们积极参与,思维十分活跃,大多数幼儿能用他们稚嫩的童语表达自己对祖国江河的热爱。运用计算机教学,通过生动形象的艺术效果和动人魅力,把幼儿的兴趣,激励到如此程度,使我深深体会到了“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二、运用多媒体,有效化解教学重难点

  社会教育中有些内容离幼儿的现实生活及经验有较大距离,是无法现实地感知的,实施时具有一定的难度。在传统的社会教学中,幼儿对这些抽象事物认识与理解,往往局限于从教师语言描述为主的填鸭式教学中获得,即使使用一些挂图、模型等直观手段也显得比较呆板,教学效果也不是尽如人意。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地弥补其不足,它能跨越时间和空间,把难以理解的或抽象的或微观的社会现象、社会事件或事物进行动态模拟,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化静为动,使难点重点直观化、感性化、形象化和具体化,易于幼儿观察、想象、理解。理想的幼儿园社会教育必须具有实感性,要在做中学,要通过真实的体验来学习。为此,我们预设和生成了许多相关活动,让孩子们在实践练习中获得真实的体验。如在三八妇女节时,开展了我给妈妈写封信活动,鼓励孩子大胆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爱和节日的祝福;五一劳动节时,邀请了不同职业的家长给孩子们上大课,让孩子们在自由提问中了解各种职业的特点;端午节时,组织孩子们包粽子……如社会活动“我爱玉山广场”中,为了让幼儿体验工人的辛勤劳动,激发他们热爱劳动者的情感这个环节,教师先引导幼儿讨论:谁在帮忙照顾建设美丽的玉山广场?鼓励幼儿自由发表意见。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组工人修草坪、除草、清扫垃圾、运送垃圾等劳动场景,通过观察、讨论,师生共同进行分析,引导幼儿得出相关结论:照料广场的是工人们,他们中有的是清洁工人,有的是园林工人还有的是广场管理人员。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情感体验:工人们真辛苦,我们要感谢他们,尊敬他们,之间教师及时给予幼儿信息反馈即对幼儿的表述和理解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幼儿获得了教师的赞赏,自然就树立了自信心,从而更积极投入到活动中。多媒体的运用较好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把幼儿带入创设的情境中,由感知到理解,然后引导幼儿进行总结归纳,极大程度地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三、运用多媒体,增强幼儿学习主动性

  现代教育论指出:教育要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应充分调动幼儿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社会活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创设生动多姿的教学情境,拓宽幼儿的视野,调控幼儿思维,更有利于引导幼儿主动思考、探究、自主地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幼儿呈现最佳学习状态,增强了教学魅力,使幼儿保持高涨的学习情绪,形成了学习的良性循环。如社会活动“美丽家园”中“感知昆山新貌,萌发爱家乡的情感”这个环节比较抽象,有一定的难度。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家园新貌以录像形式跃然于大屏幕上,配以欢快的音乐、简洁明了的解说,使幼儿如身临其境,对家园新貌产生了浓厚兴趣,能积极运用视听说多种感官主动参与活动,加深了对美丽家园新面貌新形势的理解,同时利于幼儿展开丰富的联想:我们美丽的家园——昆山道路宽敞了,城市美化绿化了,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了,旅游业也蒸蒸日上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奔小康了,似如春季到来,万物复苏,到处是生机勃勃的情景……我们爱美丽的家乡,作为其中的一份子,我们感到很自豪,我们也想为也愿为家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在《着火了,怎么办?》社会活动中,幼儿通过课件中设置的情境进行点击或是拖动图标的操作,如点击图标,出现语音提示“你答对了”,幼儿根据自己的思考判断出红花的位置,并将图标拖到相应位置,电脑又以声音和图像来响应幼儿回答的正确与错误,如果错误便会提示幼儿再操作一次,这种有声有色、轻松活泼的人机交互的学习方式取代了以往我们对幼儿答题的判断形式,使幼儿充满了新奇感。多媒体的图像、声音和色彩的巧妙运用,能引导幼儿思维,矫正幼儿的认知行为,调动幼儿的主动思考与探究的积极性、主动性,在轻松自由的教学氛围中不断提高观察事物、分析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幼儿的社会认知、社会情感、社会行为得以协同发展。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