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浅谈拓展幼儿绘画的创造力(2)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10月10日 20:20:23

  (三)培养幼儿创造力思维的习惯。纲要精神提出"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应支持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偏向",幼儿与生俱来就有艺术创造的潜能,幼儿的创造强调了自身发展的个体价值,反映出强烈的自我表现、自我完善的心理需求。因此,我们必需抓住幼儿这一时期,实施有效的发展策略,以发展其创造力。我们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主要着眼于挖掘幼儿潜在的创造力,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习惯,使幼儿接受一些创造活动的熏陶,产生一些最初的创造意识。美术活动是幼儿园进行创造教育的良好途径。幼儿园的美术活动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但其根本的目标是发展幼儿的创造性,即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创造的第一步是想象,乃至于幻想。美术活动能够丰富想象力,提高审美力,并逐渐形成良好的创造心理素质。因此培养幼儿创造力思维的习惯是有必要的。

  三、正确把握评价的度,激发幼儿的创造激情

  评价是很重要的过程,教师不能忽略每个幼儿的创作,不能用评价艺术作品的眼光去评价幼儿的作品。当幼儿兴高采烈的把自己的成果拿到教师这里,在好与不好之间,教师应把握好度,通过评价让幼儿知道自己图画中的好的一面和要改进的地方,在评价中教师要积极的去表扬绘画中的闪光点,要让幼儿对自己充满信心,不能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和创造力。总之,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教师尽量少干预,强调创造的过程,注意幼儿的情感体验,不能太在意幼儿的创造结果,教师在交流中要多了解孩子,善于观察、分析孩子的各种情况准确把握,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教给孩子技能技巧,让孩子画出心中的画,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

  我们评价时要屏弃教师一言堂的做法,给幼儿充分表述自己创造的机会。每次活动结束时,幼儿都有强烈的表达愿望。这时,我们最好做一个合格的听众,请幼儿把自己的创造思路淋漓尽致的展示给我们,这样有利于孩子下一次的创造。

  综上所述,幼儿的创造力很大一部分在于老师和家长及周围环境的鼓励,作为幼儿教育者,更大的责任是去激发幼儿的自主创造力,而不是一板一眼的去教幼儿该干什么。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特质及才能,要让孩子们都充分将自己的潜力发挥出来,才是幼儿教育工作者担负的重任。

  参考文献:

  [1]孔起英 《艺术教育中的审美感受与创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杨树兵、朱永新 《论早期教育中创新素质的五种能力培养》早期教育 2000,(3):3-4

  [3]刘心慧 《早期美术教育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育导刊》幼儿教育版 1999,(1):10

  [4]虞永平《学前教育学》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年

  [5]陈帼眉 《学前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6]张燕 《学前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在学出版社 1997年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