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农民工家庭对儿童影响的现状及对策研究(3)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10月16日 18:41:37

  2、家长与孩子要建立心连心的沟通。

  要教育好孩子,首先必须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长处,用孩子的眼光看孩子。信任孩子,学会崇拜,学会自豪;尊重孩子,学会倾听,学会请教;理解孩子,学会感激,学会陪伴;激励孩子,学会发掘,学会分享;宽容孩子,学会反思,学会等待;提醒孩子,学会批评,学会分担。

  3、加强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帮助孩子形成切合实际的人生理想。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农村是一个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特别是当今推行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有一大批有文化、懂科学的新型农民。我们培养的应该是热爱本土社会、理解本土社会和愿意为本土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聪明才智的人。要培养他们敢于面对本土社会落后的现实,以更加积极的姿态,从事本土社会建设的信心和勇气。让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既可以培养孩子的劳动观念,又可以培养孩子的非智力情感,增进沟通,体会父母的艰辛,促进孩子的学习。

  4、家长要尽可能地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首先建议家长为孩子提供足够的学习时间,其次要求家长督促孩子完成家庭作业,经常查看孩子的作业。对孩子经常犯的错误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帮助孩子买一些参考书籍。学习之余,家长还可以订阅一些有意志力的杂志,培养孩子对读书的乐趣,增长孩子的知识面。这样,才有利于帮助孩子形成自觉学习的态度,改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5、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体系。

  家庭、学校、社会是教育的三大支柱,三者缺一不可。其中家庭教育是基础,学校教育是主导,社会教育是补充和延续,三者必须相互配合,和谐发展,方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学校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开展家长座谈会、家访等形式,社区可配合学校在一些会议上对家长进行家教宣讲、开办家教讲座,不断提高家长教育的整体水平。通过各种交流与互动,形成社会、学校、家庭教育的一体化。

  6、改变办学条件。

  改变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家庭教育的现状。学校应积极争取各级对教育的拨付经费,为学生学习、教师提高创设良好的硬软环境。目前虽然这个问题已经引起政府的重视,但是要真正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学校差距,使农村孩子享受平等教育,还需时日,更需法律的保障。

  农民工是城市化进程中一群特殊的群体,关注农民工,关注农民工家庭,关注农民工子女,让他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共享教育的春天,是全社会的责任。身为农民工子女的家长,不管国家是不是要你考级,是不是要求你持证上岗,你都必须好好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做学习型的父母。真正把孩子培养成财富!

  参考文献:

  (一)文章

  蓝天:《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张启华:《农村家庭教育现状与对策》;

  张妩:《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分析》;

  王旭光:《外出民工子女的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

  金建芳:《农村家庭伦理对孩子人格影响的调查及对象研究》;

  吕雁归:《农村家庭教育的调查分析与对策探讨--对海南省某地农村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