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浅析我国早期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2)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10月24日 20:08:34

  二、当前我国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一)存在的问题

  刚刚诞生的儿童,是世界上最为纯洁,宝贵的,也是最容易遭到污染和破坏的。我们要趁着儿童的天性尚未受到丑恶的不良影响前加以保护,及时的给予恰当的家庭教育。正如大教育家卢梭所言:"最初的性情是柔和易导的,不用花多大力气就可以养成我们给他们确定的类型;而成人的性情就比较执拗,只有用暴力才能改变它已经形成的类型"。所以说父母要像对待珍宝一样小心的,努力的引导着纯洁的小生命的成长,这无疑赋予了家庭早期教育极大的意义。令人难以接受的是现在这些残酷的事实:青少年的犯罪率越来越高,心理障碍的儿童少年越来越多,青少年自杀案例频频见于诸报端。固然,造成这些社会现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科学研究发现,家庭教育尤其是早期教育的失败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儿童中心论",指出成功的早期家庭教育必然是从儿童的角度来施行教育的,但现实情况是,很多刚愎自用的父母是以自我为中心来教育儿童的,完全忽略了儿童的特殊性质,将儿童当成"小大人"来看待,根本没有做到将儿童当作儿童。下面是目前我国存在的几种主要的家庭教育误区,我将逐一进行分析。

  1.放任自流型

  这里的推卸责任分两种,一种是主观的推卸责任。这种父母属于自私享乐主义者,将孩子当作负担抛到一边,只顾自己的愉快生活,丝毫没有父母应有的责任感,当然这种父母也是较为少见的;还有一种是客观的推卸责任,在现代社会体现的尤其普遍(类似问题在传统农业社会极为罕见)。父母因为忙于工作,忙于赚钱,无暇顾及家庭,自己的孩子只能交给祖父母辈或者是雇佣别人来抚养,造成亲子关系疏离,子女对父母产生不满进而产生对社会的怨恨,这个现象尤其在留守儿童问题上相当突出。

  2.望子成龙型

  鉴于当前社会竞争的空前激烈的形势,很多父母在子女刚刚出生时就已经描绘好了"宏伟蓝图"。出发点固然是好的,可惜手段未免残酷了些。在儿童期,就给予了超前的教育,进行填鸭式教育,违背了儿童成长的自然规律,剥夺了儿童快乐的童年,结果培养出了呆滞、创造力和想象力都低下的,老态龙钟的"高智商儿童"。

  3.过分溺爱型

  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基础。溺爱型家庭教育对孩子纵容放任、包办代替强化了儿童的自我中心化倾向,妨碍了自主精神的培养和独立生活技能的发展,使儿童形成不良心理、行为习惯和社交冲突频繁,阻碍了学校教育的正常进行。溺爱型家庭教育是既受制于儒家"亲情本位"思想传统文化观念,又受制于现实生活的压力和应试教育影响的产物,这种家庭教育类型以满足孩子的所有欲望为自己的最大快乐、获得心理补偿和自我成就感则是家长不健康心理根源。同时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使一个儿童成为整个大家庭的中心。两代人都竭尽全力为儿童服务,对儿童言听计从、有求必应。与此同时,绝对不让儿童插手任何生活事务,结果造成儿童长大后自理能力丧失,自私任性,强烈依赖于父母。

  4.暴力粗野型

  家庭教育中的暴力主要表现为行为暴力、言语暴力以及情感暴力。这种家庭教育恪守"棍棒之下出孝子"的"名言",以"不打不成材"为"教育信条",对子女动辄非打即骂,以粗暴的方式进行野蛮教育,结果造成儿童众多的心理问题。例如自卑、自闭、狂躁,甚至发展为有暴力倾向的少年。在政治经济飞速发展和人民文化素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家庭教育暴力的各种程度存在却很容易被忽视。提起暴力,人们总是认为只有以殴打、捆绑、禁闭等方式对人进行侵害才是暴力行为,殊不知其实情感漠视、言语辱骂、人身攻击、限制行为等也是属于暴力之列。

  以上所有问题,都是成人压制摧残儿童造成的。和成人相比,儿童是天生的弱势群体,只能任凭成人的摆布。成人总是将自己看作儿童造物主,以自我为中心,用成人的眼光看待儿童,用成人的思维去思考儿童,用自己的价值观来判断儿童行为的正确与否,用自己的行动方式强制儿童效仿践行,这些都极大的破坏了儿童的自然天性,与儿童自然成长的规律背道而驰,因此造成了儿童心理发展的畸变。

  (二) 解决策略

  家长作为儿童的教育者,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首先应该做到热爱儿童、尊重儿童、信任儿童、顺应儿童的自然天性,耐心地对待儿童的缺点。父母绝对不能把儿童的教育看成是一件简简单单的马虎事情。幼年期是最具有好奇心的时期,儿童们擅长用惊异新奇的眼光去看待身边所有的事物。其中很多事物是成人所忽视的,但你会发现孩子们正全神贯注的观察着一个成人难以觉察或是习以为常的事物。而且,儿童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他善于并乐于模仿他人的行为举止,尤其是他所深深信赖崇拜的父母的言行。"年轻的儿童,用榜样总比用训条容易领导,容易管束。假如你教给他们一种训条,它只会产生很小的印象:假如你指出别人在做某些事情,他们是不必告诉便会去模仿的。"父母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儿童留下极深的印象和很大的影响。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则,给儿童树立好的榜样,言出必行,正直宽容,善良大方等等。一方面,这是对子女进行日常道德训练的必要措施,另一方面,这也是树立父母威信的重要手段。中国古时"曾子杀猪"的故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切。那么,在我国社会大教育的背景之下,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我们如何去解决呢,就此问题简单归纳如下: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