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宝宝入园分离焦虑指导手册,新生家长必备!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21年09月06日 14:05:55 

  本文看点:孩子有分离焦虑,是一件正常的事。可是如何帮助这只粘人爱哭的“牛皮糖”缓解这种分离的痛苦?本文提供了搞定入园焦虑的秘密法宝,愿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分离焦虑,开启美好的幼儿园生活。

  开学第二天,亲爱的家长们,你们还好吗?

  每到开学季,幼儿园门口几乎成了眼泪的海洋,“分离死别、望眼欲穿”的戏码轮番上演,“家长信箱”后台也会收到很多被不安、纠结困扰的家长留言:

  孩子第一天入园,听到他嚎啕大哭的哭声,忍不住泪目;

  孩子一去幼儿园就哭,眼睛都哭肿了,晚上睡觉也不安稳;

  开学第一天,孩子还没出门就开始哭,去幼儿园的路上也是哭个不停,好不容易到了幼儿园,分别时拽着衣服,死活不撒手……

  对于孩子和父母来说,这场成长必经的分离,分外艰难。

  其实,从孩子的角度想想,焦虑不可避免。对于孩子而言,幼儿园是个完全陌生的环境,生活环境、活动方式、行为规则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这些突如其来的变化必然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随之而来的是心理上的恐惧,于是容易出现情绪波动、焦虑、不安、哭闹、生病等现象,这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常发生在孩子和某个人产生亲密的情感后,又要分开时,因伤心、痛苦,而用哭闹的方式拒绝分离,多见于学龄前期。

  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通过观察把婴幼儿的分离焦虑分为三个阶段:

  反抗阶段——嚎啕大哭,又踢又闹;

  失望阶段——仍然哭泣,断断续续,动作的吵闹减少,不理睬他人,表情迟钝;

  超脱阶段——接受外人的照料,开始正常的活动,如吃东西,玩玩具,但是看见亲近的人如母亲时又会出现悲伤的表情。

  不同性格和成长环境的孩子在这三个阶段的表现也不尽相同。所以,在幼儿园,你可以见到适应很快的孩子,也能见到适应困难的孩子,有的孩子甚至需要经历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完全适应幼儿园生活。

宝宝入园分离焦虑指导手册,新生家长必备!

  帮助孩子度过分离焦虑,这几件事家长一定要做

  1)分离要“预热”,积极铺垫很重要

  入园做好心理铺垫,告诉孩子,我们只是短暂的分离,并不是爸爸妈妈不要他了,消除孩子被抛弃的担忧;同时让孩子知道你什么时候会离开,离开时郑重地与孩子拥抱、道别,然后用详细的时间描述,让孩子知道,当他做完什么事情后,爸爸妈妈会来接他回家,记得不要爽约哟。这些心理铺垫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安全感以及将要发生的事,进而减少他的焦虑感。

  2)温柔且坚定和孩子说再见

  和孩子道别,将孩子交给老师后,父母应坚定的离开,千万不要听到孩子委屈的哭声,一步三回头,甚至将孩子带回家。否则,当孩子发现这一招奏效的时候,哭闹可能会频频上演。

  3)接纳并允许孩子释放焦虑情绪

  面对孩子入园哭闹,很多爸爸妈妈一则安慰,二则物质诱惑,三则大声呵斥。这些方法都无效时,孩子哭泣不止,家长焦虑不已。

  入园焦虑,每个孩子表现都不同,但孩子的情绪表达,都应被接纳并允许释放焦虑情绪。《情绪心理学》提到,“适当的教育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抑制力,不适当的限制和说教则会引起过多的抑制,压抑儿童情绪的健康发展”,“不适当的教育使儿童不能在感情上与教育者想通,从而使儿童在感情上受挫,进而有可能导致感情冷漠、性格孤僻”。

  4)按时接孩子,但不要去争做第一个接的

  每当幼儿园放学时,有的孩子被按时接走,感受到被重视,一脸高兴;而有的孩子则苦苦等待,闷闷不乐,尤其是班里只剩下他时,孩子内心的焦虑会被放大,产生被抛弃的感觉。

  万事总有特殊情况,如果提前知道要晚接孩子,记得和孩子说明原因,并和老师打好招呼,让老师、孩子放心。如果是临时有事,接到孩子后,用孩子所能理解的语言耐心地解释原因。

  虽要早接孩子,但建议家长别争做第一个来接的,如果孩子每天都是第一个被接走的,可能会养成骄傲、虚荣的性格,况且要是哪天没有第一个被接走,心里的落差会更大。

  5)巧妙沟通,释放孩子的焦虑

  接到孩子后,主动和孩子沟通,帮助他回忆一天中发生的美好的事情。比如:你最喜欢玩的游戏是什么?交到了哪些新朋友?中午吃饭你吃了什么?哪个小朋友吃得最快?某某老师给你梳的小辫子真好看……

  积极的提问,能帮助孩子爱上幼儿园。

宝宝入园分离焦虑指导手册,新生家长必备!

  6)坚持不间断送孩子入园

  送孩子入园时,爸爸妈妈的态度一定要坚定,千万不要因为孩子情绪激烈心软,断断续续送娃上幼儿园。

  一方面,因心疼孩子没有坚持送孩子入园,只会加剧、延长孩子的分离焦虑期;

  另一方面,3-6岁的孩子,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都需要集体环境才能够健康发展。幼儿园对于孩子认知发展、潜能开发、社交技能、情商发展、独立自主、抗挫折能力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建立等核心能力的培养、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7)做好自我的心理建设

  事实上,焦虑的不仅仅是孩子,还有家长。家长常见分离焦虑行为表现:

  犹豫——对是否送幼儿园犹豫不决,态度不坚定。

  担心——担心幼儿不熟悉幼儿园环境,不敢表达自己的需求。

  害怕——害怕幼儿在幼儿园被欺负,发生同伴矛盾,会生病。

胎教音乐
  • 宝宝入园推荐
寒假幼儿安全注意事项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