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质疑:美国人主张“Fight Back”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07年02月22日 22:38:08 

  “小时候打架,父母总说:‘爱打架的不是好孩子,有事报告老师,老师会做出公平裁决。’孩子们信任老师,就像父母们信任法官一样。然而,美国的孩子,他们的长辈则告诉他们:‘挨打了?Fightback(打回去)!’”

  我喜欢来好网看文章,但是这段文章叫我难以苟同。

  孩子被别的小朋友打了怎么办?这在家长当中是个经久不衰的话题。作为一个妈妈,我不希望孩子被欺负,同样也不希望孩子成为摸不得碰不得的小火药桶,也不希望孩子除了以暴制暴不会用其他方法解决问题。常常听说中国的家长让孩子打回去,头回听说美国家长都主张“Fight back”的。

  我还清楚的记得《成长的烦恼》,一个典型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在本被冰球队的队员故意绊了一下之后,杰森和麦姬的态度。杰森在和教练沟通未果的情况下和教练开打之后,麦姬非常生气,她说杰森象野蛮人一样打架,又象孩子一样得意,将老公总结为“野蛮的小孩”,她担心杰森的行为会让孩子认为打架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很快本果然以老爸为榜样,雄赳赳且鼻青脸肿的回家了。杰森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重新给孩子作出示范:让孩子看到“真正的男人是如何解决问题的”,本不明白杰森为什么不还手,杰森很认真的给他解释了一番,这番话用中国人的老话来说,一句搞定:“冤冤相报何时了”。本终于明白了,打架看起来有劲,但并不解决问题。

  虽然是电视剧,但是也反映了美国人的一种大家普遍认同的态度。我不相信,美国的父母都主张孩子“Fightback”,尤其是知识层次越高的家庭,我想越加不会。

  不过这个故事的最后我也没有看明白,杰森老爸是如何通过非暴力方式解决问题的。也许,如果我是妈妈,也会象麦姬一样,从开始就选择让本退出球队。老话就叫“惹不起,躲的起”。

  多说几句,我一直主张将来宝宝长大以后让他去练跆拳道,不是为了让他每次受点欺负都能“Fightback”,而是希望孩子在非常关键的时刻,遇到那种真正的小流氓小霸王的时候可以自保,但孩子他爸坚决不让,他的意思似乎是:孩子如果会跆拳道什么的就会和别的小朋友一语不和大打出手,如果和那些真正的小流氓打起来的话,会招惹更大的寻仇。这个世道……

  但无论如何,我坚持这点,孩子不要打架,但要有防身的本事。
--------------------------------------------------------------------------------
  品涵妈妈:    
  我比较关心“挨打了”三字。
  既然挨打了,你就是受攻击的一方。
  小时候邻里有个男人,经常拿着小事前来挑衅,我父亲采取的方法是一味的礼让,高唱远亲不如近邻的伟大理论。
  但事实上,我父亲的忍让并未让这男人收敛,在他又一次将石头扔到咱家玻璃上时,我哥从里屋手握一把锄头蹿了出去,狂叫:他妈的,今天老子就锄死你。
  这么一冲,一叫从此天下太平了。
  从此我也就明白了,有时面对野蛮之人,一味退让,寻求其它解决方案肯定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就得以暴制暴,打回去。
--------------------------------------------------------------------------------

  • 父母心得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