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父母心得:捣蛋专家(2)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5年08月10日 09:34:51 

  “哇——”磊磊委屈地哭着跑进了自己的房间……

  英新提示:孩子受到委屈时,更需要妈妈的倾听和理解,而不是批评、指责。

  磊磊妈妈的学习心得:

  当孩子遇到问题时,父母并非袖手旁观,而是帮助孩子寻求解决的办法。

  这个过程分为六个步骤:

  1.了解和澄清问题

  运用反映倾听的技巧让孩子觉得自己是被了解和接纳的,从而帮助孩子理清问题的相关事件。

  2.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

  这是一种不带任何评价、自由、富有创造性的思考方法。父母运用头脑风暴法鼓励孩子找寻各种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确定所有的方法被找出之前,不得对任何人的方法进行批评。这种思考方法有利于发展出问题解决的技巧。如果父母认为这钟创造性的构想可行,则进入步骤3。

  3.评估所提出的方法

  在所有的方法确定出来后,父母引导孩子评估每一个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并对每一个方法进行总结。

  4.选择一个解决办法

  询问孩子“你认为哪一个方法对你最有效?”,让孩子自己做决定。除非情况相当急迫,否则行动的选择权应由孩子全权处理,因为行为的当事人必须对其行为的后果负责任。

  5.承诺行动

  行动方法确定后,父母应鼓励孩子“你愿意在这个星期中进行这个计划吗?”无论如何,寻求解决办法所要求的是对行动的肯定承诺。

  6.设定评估时间

  在评估时间之前,父母可以与孩子讨论计划实行的情况。如果孩子的计划没有成效,父母也不要提供自己的建议,而是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是否继续进行计划、改变计划或选择其它方案。如果在限定时间内,孩子不与父母讨论计划的实施情况,父母可以晚些时候询问计划进展的情形“你愿意谈谈这件事吗?”

  上星期,因为孩子打人,磊磊妈妈又被老师请到了学校。不过,这回好在,她事先做足了功课。通过和儿子的沟通,她事先了解了事件的全过程。

  原来,磊磊上个星期前三天都表现得特别好,可没想到,第四天却出了事。

  第一节课间,磊磊想去厕所,却有两个同学手拉着手故意挡着路,不让他去。第二节课间,他就趁那两个同学不注意,溜出去上了趟厕所。

  按理说,事情就过去了,可万万没想到的是,到了第三节课间,他一看见不让他上厕所的两个同学,就想起了先前的事。

  怎么想,怎么也想不通,而且越想越觉得自己委屈。于是,他就冲上去“砰”的一拳打了过去,还把其中一个同学给打哭了,鼻子也被打出了血。

  英新提示:磊磊觉察到自己的情绪,采取攻击行为发泄。

  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后果,磊磊妈妈牢记着英新送她的那句话“没有任何一个人你更了解你的孩子”。于是,她决定要和老师进行一次特别诚恳的全面交流。

  “磊磊打人不对!回家后,我们一定会批评教育。”

  但此时,她并没有忘记,此次交流的主题,她要让老师更加全面地了解磊磊,要让老师知道,磊磊在努力改变,他不是不可救药的。

  她和老师谈了很多,她将儿子从出生到幼儿园,直至上小学的整个成长历程概括而有重点地讲述了一遍,并把儿子的优点、缺点、个性特征都和老师交流了一下。

  没想到,老师也承认:“磊磊,的确是在一点点地进步。”

  听到此,聪明的磊磊妈妈连忙乘胜前进,试探性地说:“不知老师,能不能给磊磊一些时间与机会?让我们共同帮助他。”

  看着磊磊妈妈诚恳而真挚的目光,老师深深地点了点头。

  英新提示:与老师深入沟通,并取得一致的意见,对教育孩子事半功倍。

  可怎么才能帮助儿子克服自己身上的毛病呢?

  开车回家的路上,磊磊妈妈忽然记起,前不久的一天晚上,她刚一进家门,儿子就很伤心地说:“妈妈,妈妈,小乌龟死了。”说着,眼泪就开始在眼眶中打起了转转。那样子可怜极了。

  后来,他曾经几次跟妈妈商量。最后,他们约定,如果一周表现良好,妈妈就送给他两只小乌龟。

  看来,这周他的愿望是不能实现了。一想到这儿,磊磊妈妈就仿佛看见了儿子那张满含泪水的脸。其实,做妈妈的哪个愿意如此呀!

  突然,她记起英新老师讲的一件事。

  有一个8岁的小女孩,回到家后经常大声尖叫,父母稍微说她两句,他就和父母顶嘴,还又哭又闹。邻居都被她搅和不得安宁。

  她的妈妈痛苦极了,因为和她讲道理,她不听;训斥,她就顶嘴。

  后来,她的妈妈从英新老师那里学会了一招——忽视。当小女孩再尖叫的时候,家里没有一个人理她,任何人都像没听见一样。小女孩觉得特别的奇怪。可当她不尖叫的时候,爸爸、妈妈却主动地去关心她,和她一起做游戏。这样过了几天,那个孩子竟然改掉了尖叫的毛病。

  英新提示:孩子尖叫目的在于吸引父母的注意,讲道理、训斥都满足了她的行为目的,唯有忽视才是有效的方法。

  • 父母心得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