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家长如何引导幼儿情绪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03月16日 11:51:00 

  接受宝宝的不良情绪反应

  宝宝表现出负面情绪时,父母首先要接受下来,这一点非常重要。接受下来了,宝宝负面情绪中的正面意义就大起来了。当你把宝宝抱到床上睡觉而宝宝挣扎着不上床,或大喊大闹时,妈妈说:我知道你现在非常想玩游戏,但现在是睡觉时间,必须睡觉,明天我们再接着玩。采取这种先接受、后否定的方式不但使宝宝的负面情绪得到舒缓,还能够让宝宝从负面情绪中走出来,获取正面的意义。

  对限制的反应

  16 个月龄的宝宝,不会老老实实地听从妈妈召唤,对妈妈的某些限制,可能开始出现强烈的反抗情绪。宝宝正玩得兴致勃勃,妈妈叫他过来吃饭,他可能会无动于衷。如果妈妈硬是把他抱到吃饭的桌椅上,宝宝可能会大叫,或挣扎着打挺,或干脆再次回到游戏现场,拒绝吃饭。在今后的日子里,类似这样的冲突可能少不了。还有洗脸、洗澡、穿衣、把尿、把屎,妈妈的"将来时"都可能与宝宝的"现在时"发生冲突。

  妈妈应该怎么办?转移宝宝的兴趣点是比较好的方法,妈妈可借助宝宝的兴趣点,把宝宝不感兴趣的事情"包装";一下。比如宝宝不爱洗脸,妈妈可以通过告诉宝宝他喜欢的小娃娃脸脏了,要给它洗脸了,让宝宝给小娃娃洗脸,妈妈就可以顺便给宝宝把脸洗了。按时睡觉是宝宝不感兴趣的事情,但睡觉前讲故事却是宝宝感兴趣的,所以为了听故事宝宝就可能会催着妈妈上床睡觉。

  区分宝宝扔东西与摔东西

  这个月龄的宝宝,开始喜欢扔东西,尤其是坐在带围栏的床上,或坐在儿童椅上,非常喜欢把手里的东西扔到地上。不但喜欢把东西扔到地上,还希望父母把他扔掉的东西再递给他,然后他再扔。如果父母不愿意和宝宝玩这样的游戏,或没有时间和宝宝玩,从一开始就不要拾起宝宝扔到地上的玩具,再递给宝宝。如果父母这么做了,宝宝就会非常迷恋这样的游戏,他会乐此不疲地和父母玩上一两个小时。如果父母不能满足宝宝的要求,宝宝就会以哭喊表示**。这个月龄的宝宝,可能会因为生气,把手里的东西摔在地上。

  这种"摔东西"和上面说的"扔东西"是两个概念。一个是玩耍,一个是生气。幼儿生气最常见的原因,是语言运用能力的局限性与已经萌生了的自我意识之间的矛盾,如果父母不能明白他要表达的意思,他就会异常生气或沮丧,可能会以摔东西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遇到这种情形,父母不要责备,也不要去哄,更不要把宝宝摔在地上的物品马上拾起来。

  父母需要做的是,走到宝宝身边,蹲下来,和蔼而友善地看着宝宝,问一句:"宝宝生气了?让妈妈猜一猜,宝宝为什么生气?"宝宝会意识到自己摔东西是不对的,他会从妈妈的宽容中得到安慰。如果妈妈斥责宝宝,宝宝不仅不会认为自己做得不对,还会感到委屈,自尊心受到伤害。

  高价玩具、低价玩具、无价玩具

  对于这么大的宝宝来说,对玩具的兴趣不取决于玩具价格的高低。几百元的玩具和一分钱不值的小木棍没有什么差别。相比较而言,宝宝更喜欢日常用具,而不是漂亮的玩具。一个小饭勺、一个小饭盆、一个小空瓶子、一只小牙刷、一根小棍、一棵小草、一张小纸片、一个小纸杯、一个小瓶盖……都能引起宝宝极大的兴趣。

  父母应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父母常常把宝宝看成不懂世事的小迷糊蛋,所以很少向宝宝述说自己的感受,也就是说父母不和宝宝交心。因此,宝宝也不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受。长此下去,父母与宝宝之间的沟通变得越来越难。当宝宝的"无理要求"惹你生气时,你要明确告诉宝宝你此时此刻的心情:"妈妈现在心里很难受,你先自己玩一会,妈妈需要安静,让心情好起来。"或许宝宝不能理解妈妈的感受,但并不影响你表达真实的感受,至少让宝宝知道你现在正生气呢。

  • 家教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