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儿童也可以成为传授者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07年02月02日 12:52:34 


  “儿童教儿童”——是陈鹤琴先生在“活教育”理论中提出的教育原则之一。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教师,在主题活动的探索实践中又是如何实施的呢?

  案例实录片断一

  游戏中有人提出要到新疆去玩。这引起了“旅行社”孩子的兴趣,他们开始“建造”新疆。

  孩子们在材料堆里寻找了好一会儿,瓶瓶罐罐、彩纸、零碎找了不少,可是都不满意。

  小妹建议说:“新疆有很大的大沙漠!还有骆驼呢!我们一起做个大沙漠吧!”修修和爱爱觉得这个建议不错:“好呀!那儿的戈壁滩、丝绸之路世界闻名哦!”

  “可沙漠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修修认字,她提出到书中去寻找答案,于是她们找来了《知识百科》,在修修的朗读中大家了解了沙漠的主要特征。

  能力颇强的爱爱不一会儿就找到了一整块的土黄色粘贴板。

  修修说:“新疆是个很炎热的地方。那里的大沙漠应该就是这种颜色的。”

  爱爱说:“我带来的新疆的图片上就有那里的沙漠,那里到处是黄黄的颜色,你们看象不象呀?”

  小妹说:“象极了,就用这个吧。”

  可小昕说:“我去过新疆的,沙漠踩上去软软的,好象要掉下去一样,这个太硬了。”这里,小昕曾经“眼见为实”,所以这时小昕的话是最具“权威”的!

  孩子们又忙碌起来,修修找来了一整张的包席布铺在地上说:“用这个来造一个沙漠怎么样?”

  “颜色很象了,”小妹又踩了踩:“挺软的!软软的感觉也很象沙漠的。”

  “可是沙漠又不是平地咯。是很多会流动的沙丘哦。”“权威”小昕再次摇着头说。

  在她的启发下,小妹灵机一动“我有办法让它变得高高低低!”于是,在她的率领下几个孩子继续在材料堆里挖掘“宝贝”,许多的废报纸、小积木被垫在了包席纸下,转眼间,新疆“高高低低”的沙丘就完成了。

  分析整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修修、爱爱、小昕、小妹都有着各自的本领教自己的伙伴,而每一个孩子又都因为各自不同的认知水平在与材料、环境、同伴的互动中有意无意地关注同伴的一言一行,共同推进主题的发展。

  反思

  创设自由的游戏氛围,让儿童共同解决碰到的问题!

  在孩子们的游戏中,经常会有小争论、小矛盾。作为老师,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让孩子们在争论中习得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进一步推进主题的发展。

  这里,作为教师提供、创设游戏的机会,让幼儿在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向同伴学习,从同伴这里获得有益的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在游戏中来自同伴的激励和启发往往比教师的说教更能激起幼儿求知和探

  • 启蒙教育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