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做个聪明的”懒”老师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2年12月12日 09:31:13

  曾在《时尚育儿》杂志中看过“做个聪明的懒妈妈”的文章,巧妙的“懒”更能发展和锻炼孩子,同样的道理,也可以迁移到幼儿园的教育中。着名教育家陈鹤琴指出:“儿童有自己的思想,儿童有自己的力量,不让儿童去做他们自己能做的事情,不让儿童去想自己能想的事情,等于阻碍了儿童身心的发展,所以让儿童使用自己的手脑确是一件要紧的事。在实践中可以发现,教师适度的“懒”能促进幼儿的“勤”,使幼儿的自主能力大大提高。

  一、“懒”动手,让幼儿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陈鹤琴 先生说过:“在学校的一切活动,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做了就与事物发生直接的接触,就得到直接的经验,就知做事的困难,就认识事物的性质。要知道做事的兴趣,愈做愈浓,做事的能力,愈做愈强的。”只有放手让幼儿去实践,尽其所能,幼儿的自主能力才能形成和发展。

  1、建立常规,自我服务良好的常规可以使幼儿生活具有合理的节奏,促进身体健康,又有利于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的生活能力,为幼儿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奠定良好基础。我们充分利用一日活动的各环节,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幼儿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感受与实践操作,使幼儿学习自理的技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全班幼儿轮流当值日生,为种植角的植物浇水,擦桌椅,分餐具;幼儿脱下的衣物要求自觉折叠好并放入柜子里;将玩具材料在玩具橱里的摆放位置固定下来,并在玩具筐与对应的玩具橱上贴上卡通标志,让幼儿运用对应法将玩具送回“家”;午睡后让幼儿学习整理自己的床铺等等。教师不包办、不代替,幼儿锻炼的机会多了,做事的兴趣提高了,也养成了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习惯。

  2、协制教具,自我提高教师常常为教具的准备花费大量时间,而精心准备的教具又常遭到个别幼儿争抢导致损坏的“厄运”,使用时间不长。其实教师完全可以把教具的制作权下放给幼儿,既放松自己,又给幼儿锻炼的机会,而且当幼儿发现活动中的教具竟来自于自己的作品时,欣喜的心情会让他更加爱惜。游戏活动时,“美食城”的拉面、幼儿玩的纸球、纸棒、飞盘均来自于幼儿的手工作品,他们玩起来不仅兴趣倍增,而且懂得爱惜:“这是我做的纸球,你要小心点,别弄坏了。”区域活动中幼儿制作的指偶、头饰不仅在语言活动中发挥作用,而且还成为表演游戏的道具。幼儿积极、兴奋地投入这项准备活动,智力得到开发,动手能力得到提高,为集体服务的意识也逐渐增强。

  3、角色转换,自强自信不同的家庭背景使幼儿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作为教师,我们要承认、认识、尊重差异,善于引导,使幼儿身上的闪光点,不断增多,不断扩大,并带动其他幼儿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主题活动“变变小乐园”中,幼儿对于纸制手工非常感兴趣,已不满足从幼儿园所学的手工技能,纷纷从家里带来了自己新学会的手工制作:纸挎包、手提包、纸拖鞋、纸风铃……这些制作又激起了其他幼儿的兴趣。于是美工区、美术活动中,这些小朋友便成了“小老师”,向其他小朋友讲解、示范作品的制作方法。通过“小老师”这一角色的尝试,幼儿看到自身的价值,增强自信,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学的幼儿从同伴那儿得到自己所缺少的经验,同样获得发展。教师则有了更多的时间,更多的机会观察幼儿,了解幼儿,为以后有针对性的指导提供依据,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二、“懒”动脑,让幼儿自己能想的事自己想反思以往的教育行为,教师总是过于“积极”、“主动”,想得周到,思考得细致,幼儿能想到的问题我们想了,幼儿没想到的问题我们也想了,并准备好了正确的答案;活动中教师说的多,幼儿说的少。殊不知在教师这种“积极”“主动”的教育行为下,恰恰剥夺了幼儿自我思考,自我探索的机会。为了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我采取了以下策略。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