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民间艺术教育环境的创设与利用(2)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01月04日 11:06:10

  我们认为幼儿园的民间艺术教育环境对幼儿所起的作用应该是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应运用多种感官刺激来激发幼儿以达到它的教育效应。因此,在创设环境时,我园尝试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方面施加民间艺术教育影响。如晨间及下午起床时间,全园檑放民间歌曲、乐曲、戏曲供幼儿欣赏。教师引导幼儿在民间音乐萦绕的环境中进行一些自由游戏活动或将民间音乐作为一种游戏信号。在幼儿活动环境中,教师通过展示具有丰富民间色彩和民间艺术特色内容的图片、装饰材料,以引导幼儿自觉地关注它、欣赏它、评价它。在民间艺术特色活动区域或民间艺术专用室里,教师提供了丰富、多样、可操作的民间艺术活动材料与工具,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尝试,获得民间艺术方面的实际运用经验。

  幼儿园的环境应为幼儿所喜爱、理解并接纳。我们在设计民间艺术教育环境时,尽可能地增加其童趣性,以真正引起幼儿的共鸣,唤起幼儿参与的愿望。我园班级和专用活动室环境的所有人物形象基本上是以儿童化为主,采用夸张的形象、幼儿喜爱的方式增强画面的视觉效果。例如教师在班级设计环境时尽可能采用艺术化、情趣化的娃娃体样式。大班走廊的玻璃窗上采用的奥运福娃形象就是一种儿童化的造型,它表现了活泼、健康、热情的形象。从外观上看,五个福娃代表了五种意义的形象,不一样的头型下面却有着同样圆圆胖胖的笑脸,显得稚气福态,代表了我们中国迎接奥运的到来。

  我园民间艺术环境创设在注重童趣性的同时还十分注重科学性,保证将最真实、准确的民间艺术教育信息传递给幼儿。如,在民间艺术专用活动室的染坊中,我们将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研磨染料、逐步扎染的过程,用照相机拍下来然后中出照片布置在展版上,让幼儿清楚、生动地了解到最原始的扎染工艺,使幼儿对扎染艺术有一个全面、客观、科学的认识。

  幼儿园教育环境还要体现幼儿的参与性,要对幼儿有所教育、有所引导。我们在民间艺术教育环境的创设中,注重从幼儿的可参与性出发,以儿童的眼光来判断环境是否适应幼儿的各种需要。实践证明,有幼儿参与的环境更能引起幼儿的欣赏、研究兴趣,更能调动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关注。例如,在“风筝节”的主题活动中,教师在引导启发幼儿用撕、剪、贴等多种民间艺术形式表现自己所想设计的各种风筝,以激活幼儿参与的兴趣。中班组的艺术长廊的空间吊饰则展出中班幼儿的民间艺术手工活动的作品,如扎染的手帕、编织的中国结、剪贴而成的纸艺等。艺术长廊的创设为幼儿提供了展示、欣赏自己的舞台。幼儿园创设的环境具有教育作品的空间,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参与民间艺术活动的兴趣和愿望。

  幼儿园环境教育功能的发挥需要教师有意识地激发和引导幼儿主动感知。只有引起幼儿与环境的有效互动,教育环境才有其存在的价值。因此,我园在利用民间艺术教育环境的过程中,还注重遵守了以下原则:

  1.渗透性。

  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我们注重利用民间艺术环境进行渗透性的教育。如在课间休息时间,我们常常引导幼儿共同欣赏走廊壁画上的民间传说,从《神笔马良》到《哪吒闹海》,从《老鼠嫁女》到《十二生肖》,孩子们被童话故事中的人物、角色所吸引,他们边听边问,民间艺术的嫩芽慢慢地渗进孩子们的心灵。在餐后散步时间,我们引导幼儿参观大厅中悬挂的灯笼与中国结,观察其喜庆夺目的色彩、富于变化的造型,感受其丰富的寓意。

  2.渐进性。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教学活动要求,我们注重引导幼儿不断深入地利用环境进行民间艺术活动的探索与实践。在小班,我们引导幼儿通过参观、欣赏等活动,初步感受民间艺术的形式美、造型美和色彩美,引发其参与民间艺术活动的兴趣与愿望。在中班,我们引导幼儿在欣赏和感受的基础上,初步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和工具进行艺术探索活动。在大班,我们则注重鼓励幼儿在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欣赏丰富多样的民间艺术作品,从而大胆地想像与创造属于自己的纯真、独特的民间艺术作品形式,激活其求异思维。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