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大胆地说 快乐地说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01月21日 09:22:40

  在幼儿园经常可以见到这样一个场景:家长要求老师多给自己孩子锻炼的机会,让他表现,因为孩子在家里"叽叽喳喳"象只快乐的小麻雀,可是一到幼儿园却"沉默是金",从不主动开口说话。面对这样的情况老师一般会做如下解释:"老师已经尽量鼓励他了,可是他不愿意,不知是他没想好或是不知道或是不想说。如果勉强、强制性地要他表现的话,对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的培养是有弊无利的?久而久之老师和家长之间会出现这样一种有趣的现象,家长日复一日地在留言册上写"请多给孩子表现的机会, 请多让孩子发言". 老师在留言册上写的却是"您的孩子聪明伶俐却沉默寡言……"造成这种情况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孩子不敢说,面对这种情况老师和家长却不知从何下手,自古以来,与人交往,与外界交往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说",如何让幼儿大胆地说,快乐地说,体验与人交流的乐趣呢?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去尝试:

  第一、爱孩子,尊重孩子。

  马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者希望从一切方面教育人,就必须从一切方面了解人。"不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就难以做到真正的爱,难以实施有的放矢,行之有效的教育。爱是双向的,要让孩子对你产生信任、依敕,就必须真正爱他,与孩子建立了亲密的感情后就能比较好地开启孩子的心灵之窗,做为老师可以做一些平时看起来"不可思议"、童心未泯的事,如拿上"枪",戴上警帽,和一个小小警察一起上街"巡逻",维持治安;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玩滑滑梯,一起玩滑板;蹲下来,和孩子一起聊聊家常……拉进了和孩子的距离,消除隔阂,就可以营造宽松的氛围,这是让幼儿大胆表现的前提。

  第二、营造良好氛围,关注幼儿需要。

  以往在教学活动中基本上是老师精彩的"单口相声",不允许小朋友打断自己"口若悬河"的谈兴,至于小朋友接受了没有,就看他们自己了,殊不知这会失去老师小朋友内心想法的机会,压制他们发言的积极性,"师幼互动"完全流于形式,时间长了,小朋友自然没什么话说,不爱说了。真正关注幼儿的老师应时时刻刻了解幼儿的需要,创设宽松的氛围,和小朋友一起坐下来,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快乐地说。对于这一点老师可以对能力强和能力弱的幼儿提出分层指导:能力强的对他们提出高一层的要求,鼓励他们多观察,多动脑,学习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说一说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制定一个"踮起脚尖能达到"的目标,给予其适当的压力,促进其成长;能力弱的幼儿允许他们模仿对他们的表达给予适当夸大的鼓励,肯定他们的进步,增强幼儿自信心。班上有一名叫小奇的男孩,从来不肯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怕他模糊的嗓音被小朋友取笑,针对这一现象,老师用微笑鼓励他,把他的发言记下来,在集体面前告诉大家,表扬他说得真好,全班报以热烈的掌声,树立其在伙伴中的形象增强其自信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引导,小奇终于能在伙伴面前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了。

  第三、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幼儿有感而发,有话可说。

  老师要选择小朋友感兴趣、喜欢的内容。采取游戏等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他们快乐地游戏,快乐地说。在大班科学活动《空气的秘密》中,老师刚把垫板垫在装满水的杯子下转过来,准备做《空气的压力》实验时,有一个小朋友马上叫起来,说:"老师我知道,垫板不会丢下来,因为下面有空气托住。"全班哄然大笑,我惊讶地说:"你都知道啦,真能干,我们一起来试一试,看和你说得一样吗?"说着我偷偷地令实验发生一点小"变故",把垫板虚掩住杯口,留一条小缝,结果当然是垫板丢下来,水流了一地,小朋友一看,与预想的不一样,纷纷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的说因为杯子太小了,有的说因为水装太多了,有的却认为水装太少了,幼儿的发言中,在幼儿的建议下,老师又试了几次,可是却连连"失手",小朋友一看急了,到底为什么呢?老师及时抓住这个教育契机,请小朋友一起动手试一试,有一位小朋友马上就成功了,大多数却还是失败,大家一起找原因,请教成功的小朋友,更换操作材料,终于越来越多人成功了!在不断的尝试,不断的讨论中,每一个孩子脸上都洋溢笑容,每一个孩子隔一下都会有新奇的发现,这样不但通过动手学到了知识,也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现能力。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