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在数学活动中激发幼儿愉快的情感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01月25日 09:35:00

  情感是人在认识客观事物时所表现出来的如满意或不满意、喜欢或厌恶愉快或愁苦的内心体验。它是在实践、认识过程中产生的,又反作用于人对事物的认识。俗话说:“知之深则爱之切”,它表明了情感作用与认识事物的深刻含义。心理学研究证明:情绪、情感对学前儿童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作用非常明显。情绪、情感直接指导着学前儿童的行为,愉快的情感往往是他们愿意学习,不愉快则导致各种消极行为。因此,情感和认知是密切联系的,情感对儿童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起着激发、促进作用或抑制、延缓作用。

  数学是抽象的,它反映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不存在于物体的外部,而是建立在人脑中的一种抽象关系。皮亚杰认为:“人们的物理知识、社会知识来自外部,而数理逻辑知识主要来源是儿童自己本身。”即数概念是每个儿童自己从物体的各种关系中建立起来的,是思维的产物。因此,学习数学需要调动幼儿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利用自身的内部机制去理解和掌握数概念。有的孩子害怕数学活动,对学习数学缺乏兴趣,可能是因为教师忽略对他们进行情感的培养。古人讲: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对幼儿尤其如此。只有激发幼儿的愉快情感和学习兴趣,才能更好的调动幼儿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

  一、用游戏的方法激发幼儿愉快的情感。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游戏为儿童提供了表现自己各种情绪的安全途径,能够保障幼儿的心理卫生和健康。游戏可以帮助儿童消除紧张、愤怒、厌烦等不愉快的情绪体验。游戏是幼儿自主自愿性的活动,是一种轻松、愉快、充满乐趣的活动,它既能为儿童提供逃避不愉快情绪体验的条件,也能是他们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

  小班的孩子刚来幼儿园,对数学还没有兴趣,这时激发他们愉快的情感尤为重要。如在教幼儿认识“1”和“许多”,我将教学要求结合在一个简单的游戏之中。采用了“和小鸡做朋友”、“帮鸡妈妈捡蛋”、“小母鸡生蛋”这三个情景游戏,使幼儿始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既符合小班幼儿好动的特点,又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体验并感知了“1”和“许多” 的关系,并通过反复的游戏,使幼儿能正确区别“1”和“许多”,理解两个量的实际意义,引起幼儿对数的好奇和探索兴趣。

  又如:在“会唱歌的旺仔宝宝”这一教育活动中,我给孩子们的是平常生活中很熟悉、吃过的“旺仔宝宝”,一开始出示时,他们就很兴奋。通过观察,他们能知道“旺仔宝宝”有红色、绿色和黄色的。然后,让他们在观察我的“旺仔宝宝”唱歌后,想想怎样使自己的“旺仔宝宝”唱起歌来?通过观察,孩子们能想到在瓶子里面放东西,于是,我给了孩子们许多不同颜色的豆豆,让幼儿按颜色来给“旺仔宝宝”喂豆豆;按颜色给“旺仔宝宝” 戴帽子;按颜色给“旺仔宝宝”送回家一系列的操作中,让孩子给物体按颜色来进行匹配。幼儿都能在自由的游戏中按颜色进行分类,教师也实现了在游戏情景中教育价值的引导。寓教于乐,真正体现了教师和孩子是“玩”“数学”而非”“教”数学,幼儿的学习活动始终是一种愉快而又充满乐趣的活动。

  在教学中我尽量创设游戏的情境让幼儿学习数学,在游戏中以幼儿的同伴身份出现,避免了枯燥的说教,有利于孩子产生愉快的情感。因为游戏本身没有社会的使用价值,没有强烈的完成任务的需要,没有外部的控制,幼儿在游戏中享有充分的自由。幼儿在利用游戏材料做出了成果时,会产生自豪感,会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如果失败了,也不会受到责备。因此,游戏有利于形成儿童的成就感和增强儿童的自信心,从而引发幼儿愉快的情感。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