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与孩子共享过程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02月04日 09:33:57

  作为一所农村幼儿园,如何开展适宜的农村幼儿教育,充分挖掘和利用地理优势和特有的资源,让幼儿亲近自然,在探索、发现、游戏活动中得到自由的体验,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是我们教育者的使命。

  园本课程作为一种实践课程,它集开放性、多元性、丰富性于一体,在我园“自然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注重借助地域优势,充分挖掘自然资源,引领孩子享受自然。

  案例:一次园外科学活动集体活动时间到了,孩子们规规距距的坐着,准备接受我的“知识传授”,令孩子不解的是我只拿了架照相机,只听孩子们悄悄说:“照相机”、“老师要给我们拍照了”“做游戏”…… 我说:“老师发现了一个好玩的地方,今天想带你们一起去看一看、玩一玩,你们愿意吗?”“愿意”小朋友异口同声,那表情、那脸上洋溢的笑容分明告诉我:他们已经迫不及待了。于是,我和班内保教人员一起带孩子们来到了离幼儿园不远、我精心选择的公园,刚到那里,还没容我说话,孩子们已是七嘴八舌:“好多石头哇!”“这石头怎么这么大”有的孩子忍不住想搬一搬。机会来了,抓住孩子的兴趣,我说:“看到这么多石头,你最想做什么呢?”“我想搬一搬,看看哪块石头最重”“我想找找石头有那些颜色”“我想在上面坐一坐”“我想知道石头是那里有的” ……我根据小朋友的意愿,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发现,他们有的在摸石头;有的在找石头的颜色;有的几人合作,想把石头抬起;还有的在拾不同的小石块;我也加入其中,享受孩子们的收获,并用照相机记录下各种精彩镜头。

  在孩子们直接感知的基础上,我又将活动引向深入:交流发现、经验共享。孩子的发现是那么多,交流起来也是那么流利,尽管时不时带上一二句土话,却也充满了灵性,既发展了幼儿的语言,也共享了经验。他们知道了石头的多样、颜色的不同及石头的基本特征。紧接着,有孩子提问了:“老师,这么多石头有什么用呢”“是呀,石头有什么用呢?请你们互相讲一讲。”小朋友马上回忆、搜索自己的生活经验,互相讲了起来,但因生活经验不足,加上周围环境中所见不多,基本不大了解,于是,我们共同商量,决定通过向父母了解,自己用图画记录的方式进行调查,第二天再互相介绍。最后,我与孩子们一起收集自己喜欢的小石头,并带回摆在自然角,回园后,我又向小朋友介绍了石雕、石刻工艺品,孩子们真是余兴未尽。

  自此以后,孩子们对石头兴趣大增,除了常常去自然角看看、讲讲外,还常会将看到的有趣的石头带来,对石头的作用也更为关注。由此可见,不管多平常的教学内容,当你以新的理念赋予其新的生命时,活动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幼儿的思维特点带有明显的形象性,他们各种概念的形成,必须建立在大量感知的基础之上,因此,给幼儿提供充足的教育资源和环境是十分重要的,而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过分强调对活动过程的“精心设计”。科学活动《各种各样的石头》,在提前一周备课时,我按常规进行了设计,将其设计为在老师提供的材料中探索,其流程是:自由观察袋中的小石块——交流发现——师幼共同小结——讨论石头的用处——展示各种石头建筑和制品——思想教育。试想,通过活动,孩子们一定对石头的特征、作用也能略知一二,但孩子参与了多少?又有多少是孩子的直接感知呢?《纲要》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为此,我决定改变组织形式,利用周围的有效资源,给孩子一次实实在在的体验。以“体验性学习”贯穿全过程,其学习的旨趣不是先在于结果,而是先在于过程之中。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