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也谈农村学前教育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03月21日 23:59:35

  学前教育是孩子成长历程的一个必经阶段,培养着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对参加各种活动的兴趣以及动能力,使其身心和谐发展。随着我国现代教育体制的改革,农村学前教育也就越来越受到关注,农村的幼儿园和学前班便也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

  一、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尤其是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学前教育是新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工作重点。我国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率低、发展滞后,与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普及学前教育的重点、难点和突破口都在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使广大农村对学前教育的要求更加强烈。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不仅关系到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更牵系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是基础教育的基石,质量的优劣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近年来发生了一些重要变化,突出地表现在农村家长对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加和庞大的农村留守学前儿童群体形成两个方面。

  二、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分析

  农村学前教育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却普遍存在着许多缺憾:

  (一)办园缺乏应有的规范

  近年来,一些社会力量办园目的偏重于谋利,真正重视学前教育、为幼儿成长提供优越育人环境的为数不多。许多个体民办幼儿园办园条件差,租用一些民房或陈旧的闲置房,不具备应有的安全通道包暖、采光、通风均很难保障幼儿学习的需要,而且设备陈旧简陋,数量有限,向幼儿收取的费用很少用于改善办园条件,收费标准逐年在提高,但幼儿的学习生活环境没有多大变化。农村幼儿园教师实行一人包班制,根本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每班幼师、保育员的定额,而且大班现象十分严重,有的幼儿园一个幼师要管带40-50名幼儿,为教师管理造成许多不安全隐患。

  社会力量办园大多是家庭式办园,为管理监督带来诸多不便。他们缺乏足够的运动器械和图书、玩具;缺乏饮水、消毒等基本保育生活设施,缺乏消防安全设施,给幼儿的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当前的农村幼儿园说是为了方便家长,但也为了争夺生源,上下学基本上都用车辆接送。为了节省钱,接送的车辆少,从早上6点半左右开始一直接到上午九点前后结束,下午三点半前后开始送回家一直要送到五、六点以后才完,幼儿的在园时间相差很大,且不说早上6点前后接来的幼儿从睡眼朦胧中抱上车大多啼哭不休,不肯吃早饭或吃不饱早饭,不利幼儿的身体健康,更何况车辆接送幼儿基本上严重超载,各地时有事故发生,不能不叫人为这些幼儿捏一把汗,作为学前教育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整日提心吊胆。

  (二)幼师队伍素质尚需提高

  在农村任教的幼师表现出业务能力较差。目前在职幼儿教师学历达标率虽然还行,但是原始学历为中专幼师专业的只是少数,大多数的合格学历均是通过函授、自考、电视中专等渠道取得的。还有,部分幼儿园由于经费不足,只好临时聘请工资要求相对较低的社会青年,这部分人员素质偏低,短时间内难以胜任工作。由于他们的工作是临时性的,而且缺少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工资也是由业主敲定标准,所以,这些在农村幼儿园上班的临时幼儿教师没有长远的打算,更谈不上事业心与责任感。2001年,国家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质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就目前幼儿教师现状来看,从教育理念到教育行为到教师本身的素质距要求相差甚远,幼儿教师培训渠道窄,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各类幼儿园所需要,幼师队伍后备力量明显不足。幼师队伍素质尚需提高

  (三)学前教育存在小学化现象。

  农村学前教育受基础教育和义务普及教育的影响,部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为了迎合这些家长的心理要求,农村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比较严重而且普遍,主要表现在;一是教学内容小学化,许多幼儿园都随意把小学一年级的教学内容搬到幼儿园;二是教学形式小学化,按照小学班级授课的形式给幼儿讲课,教育活动中符合学前儿童心理和生理特点的游戏活动较少,不能贯彻以游戏为主的教学理念,并且大多数教师素质偏低,教学不规范。使幼儿养成了一些到小学很难改掉的不良习惯;三是管理模式小学化,部分园长和教师教育观念陈旧,按照小学的管理模式对教师和幼儿提出要求,缺少幼儿园和小学衔接的有效探讨。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