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途径探析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04月19日 22:22:33

  摘要:语言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最重要工具,是人类思想、情感、意识的重要表达途径,是人交际能力的最重要显现。当今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日益频繁,对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各种素质的增强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幼儿时期是人类语言表达能力重要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孩子对于语言是最敏感的,同时对于词汇的储存速度也是最快的。因此幼儿时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需要引起幼儿园老师们的关注和重视。

  关键词: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途径

  语言能力是指人的听、讲、读、写的综合能力。这些能力能够得到提高的前提是,首先要拥有足够的词汇储备量,对别人所传递的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理解,这样才会正确、及时地反馈别人的信息、沟通交流达到良好的效果。孩子只有在这个阶段拥有足够的词汇储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才能有更好的理解能力,为之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坚实的基础。本文将对幼儿园老师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进行探析。

  一.增加幼儿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1. 幼儿园老师应该创建丰富阅读资源环境

  想要使孩子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首先要从增加孩子的阅读兴趣入手。兴趣是学习的老师、动力和源泉,是人的主体意识所作出的爱好反应。当孩子对于阅读真正有了兴趣,会从被动的'要我读'转变为主动的'我要读'。作为孩子来说,图书是主要的阅读资源。从人的生长发育来看,幼儿阶段大多倾向于颜色丰富、内容多姿多彩图文并茂的绘本,以及制作优良的不同形状的或者立体感极强的无声或有声读物。因为这些阅读资料中有各种的游戏学习成分,孩子看到的第一眼就会感兴趣并且快速转变为喜欢,这就是幼儿园老师抓住孩子兴趣爱好的关键一步,孩子有了兴趣的阅读附着体,接下来孩子的阅读兴趣问题也就迎刃而解。孩子一般会因不爱惜撕坏没有兴趣的单一的阅读读物,而对于喜欢的读物会像自己喜欢的玩具一样对待,不会出现损坏和撕毁的问题。

  2. 幼儿园老师应该营造良好阅读心理氛围

  有很多时候孩子因为词汇储备量不够丰富,没有细腻突出的情感,靠仅有的较为低下的阅读能力,无法理解图书的阅读技巧和内容。这时候老师就要给予正确的心理抚慰和标准的阅读示范。当孩子无法有效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时,老师和家长就要做一个细心的倾听者,做到伴读和导读,多用赞赏的语气、表情、亲昵的动作使孩子得到信心上的坚定鼓励。这样孩子会体会到被重视的喜悦,焕发孩子的积极情感,让孩子激发并且强化阅读欲望。在开放式阅读的环节中,老师要增加孩子的阅读消化能力,不单单要阅读,而且要在阅读之后能够理解和消化。可在阅读环节中增加一些小游戏和表演的互动。孩子不管做的怎样,老师都要给予鼓励和支持。对孩子不能理解或无法正确消化的部分,进行细心细致的纠正。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息是不能被破坏的。

  二.幼儿园老师应该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

  倾听是幼儿接收外界信息、理解信息的语言行为表现。它应该是先于读写和表达的部分,当倾听习惯养成后,在语言表达能力的其他方面才能有相应的提高和发展。在校园,当其他孩子或者老师在表达语言时,孩子要学会倾听对方,不要在中途打断对方的表达,如果孩子没有做好,老师要耐心、细致为孩子说明打断别人的话语是不礼貌的行为,千万不可对孩子吼叫或批评,避免孩子的自尊心受到打击和对事物的看待方式产生错误的观点。在家中或者校园,老师要相应的设置倾听语言角,提供各种幼儿故事、幼儿音乐、幼儿诗歌、散文等,并在倾听完整的段落后让孩子们互动交流,使孩子激发创作、表演激情。通过倾听角的设置,在培养孩子倾听习惯的同时使孩子的各方面语言素质得到综合提高和全面发展。

  三.幼儿园老师应该培养幼儿说话习惯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