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浅析“国内少儿节目的品质提升”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06月07日 09:41:18

  [摘 要]:新中国的少儿节目始于20世纪50年代,历经数年的积累和发展,我国少儿节目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制作出了一批优秀的少儿频道和少儿节目,深受少年儿童、家长和老师欢迎。但是我国少儿节目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的问题,比如,制作人习惯用成人模式制作少儿节目,或者过于优质化,导致少儿节目的定位不清晰;少儿节目过多地注重说教,导致缺少娱乐性和趣味性;少儿新闻节目较为缺乏,质量和数量均有待进一步提高;少儿节目缺少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等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我国少儿节目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我国少儿节目品质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少儿节目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实践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少儿节目;现状;问题;对策Promoting domestic children's program of "quality"[Abstract]: Production of children TV programs in China started in1950s and has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terms of quantity and quality after years of accumulation and development. Though there are many popular and prominent children channels and children TV programs, a number of problems still attract the attention of the people. For example, children TV programs are not "childish", as adult thinking, tastes and behaviorism dominate the programs; lack of children's news program more; animated works lack national, ethnic and oriental elements and so on. These are seriously hampered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hildren's programs. On this basis, the study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our children's programs in order to provid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programs can learn the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basis.

  [Keywords]: Children's Programs; Current Status;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前言作为一种现代传媒手段,电视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据调查显示,我国4-14岁的少年儿童每天看电视的平均时间为2个小时24分钟,从进入幼儿园到初中毕业的十几年时间里,儿童接触电视的时间长达一万多小时,远远超过他们学习任何一门课程的时间。然而,大量的研究表明,电视一方面给孩子们带来许多积极的影响和收获,另一方面也带来各种各样的负面影响,容易让孩子染上"早熟"、"懒惰"、"暴力"、"注意力下降"等所谓的"电视病"甚至提前让孩子结束无忧无虑的童年。因此,光有大量的电视频道还远远不够,为孩子们创作、播出内容健康、形式活泼、丰富多样的优秀电视节目才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如何让电视这种媒体手段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趋利避害,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正面的价值导向和教育功能,让电视伴随着孩子的健康成长。研究发现,我国少儿节目存在着四个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1)功能定位模糊;(2)说教成分过多;(3)缺少新闻节目;(4)"民族化"内涵欠缺。在国内外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笔者自身实践经验,本文提出下列建议以提高少儿节目质量:(1)以儿童为本位;(2)舒缓儿童压力;(3)增设新闻节目;(4)保持民族特色。

  一、引言(一)研究背景2003年12月28日,中央电视台少年儿童频道正式开播。这一事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就目前我国"少儿节目"暗淡的市场,又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考: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少儿频道和什么样的少儿节目主持人?就目前的少儿电视节目的发展来看,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沃建中教授认为,由于我国电视节目过于趋向于说教化,同时成人化倾向严重,不能很好地吸引儿童的目光。同样是动画片,儿童更偏向看国外的动画片。真正的原因在什么地方呢?沃建中教授的看法是,我们电视节目的制作人很多是凭自己的主观经验来制作节目,往往并不太了解儿童的心理特征。至于少儿节目主持人,"阿姨型"和"老师型"的局限和青黄不接的现状,不但制约了节目的良性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大青少年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

  有关资料显示,截止到2003年,我国0-18岁的少年儿童达3.6亿,占总人口的29.6%。央视现有的13个频道中,虽然每天少年儿童节目的播出量已有十几个小时,但由于分散在第一、二、四、六、七、八、十等7个频道中,尚不能很好地满足广大少年儿童的收视要求。据悉,央视新开办的少儿频道将定位在0-18岁的少年儿童,整合现有节目资源,以先进的少儿节目理念和制作手法,创办一批新栏目,为少年儿童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同时少儿频道每天播出时间将从早上6∶00一直延续到24∶00,节目类型亦将囊括教育类、益智游戏类、科普类、综艺类、动画片和儿童剧类等多种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少年儿童作为特殊的听众,他们年龄小,理解能力差,且活泼好动,没有耐性,要赢得这些小听众,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不仅在内容的编排上要善于迎合儿童的特点,而且要求主持人发挥有声语言的优势,尽量使用形象化语言,带动节目的感染力。我们面对的是天真烂漫的孩子,他们纯真、幼稚,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我们必须要有一种责任感,要通过节目引导他们从小就认识到什么是假、丑、恶,什么是真、善、美。我们的节目能否吸引孩子们,使他们在欣赏中受到教育、得到启迪,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的再创作、主持人的表达能力。带着这种责任感,我们就会促使自己不断探索新路子,自觉提高主持技巧,只有将节目办的有特色、有感情,也才能引人入胜,感染我们的小听众。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