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谈对小班留守儿童交往能力培养的几点做法(3)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07月05日 09:26:18

  新年来临时,我们还举行了"迎新年,亲子联欢会",通过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同伴、幼儿与父母间的交往,不但增进了父子(女)间的亲情,也给他们创造了交往的机会,不断地增强了他们的交往能力。

  四、家园同步教育,不断强化幼儿的交往能力,是永恒的步伐教育家井深大说过:"孩子的教育从出生的那一瞬间即已开始,因为此时,他的可塑性是最高的"。在与年轻家长的聊天中,已让我们体会到他们深切地感受。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也指出:"教师和家长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影响源。模仿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和家长的言行举止直接、间接地影响幼儿,构成他们学习的榜样。"因此成人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1.通过各种渠道,与家长分享有关方法和信息我们定期地张贴家教文章;在游戏活动中,发现宝宝存在的问题,及时与家长交流,或者张贴在"一周要闻"里,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我们还会不定期地针对孩子普遍存在的问题召开"家长会"与家长们共同交流,讨论,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我们还开通了"校信通",虽然爸爸妈妈不能经常照顾到幼儿,但是我们会经常发一些幼儿的学习情况,在园表现情况告知家长,让他们在工作之余也可以对孩子的事情有所了解,遇到问题也可以及时和他们联系。

  值得一题的是,我们幼儿园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开放性地接受家长代表们合理的意见与建议,定期地与各班家长代表交流有关教育方面的难题,分享家长们好的经验与方法。

  2.扩大交往范围我们经常请家长带孩子从家庭走向社会,扩大幼儿的交往范围,鼓励孩子大胆与身边的人乃至陌生人交往,过于胆怯的孩子家长们要主动放下自己的架子,和孩子一起与小朋友交往,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感染孩子。例如:经常带孩子到休闲广场玩,同住一个小区的孩子可以经常串门。

  经过一学期的研究与实践,在幼儿园这个和谐、欢乐的大家庭里,孩子们不但感受到了与教师、同伴交往的开心,也感受到了与家人交往的快乐。交往能力的培养会是一个漫长而具创新性的问题,相信在我们这个"和乐家园"里孩子们会开心地成长着,我们也会不断地进步。

  【参考文献】

  《幼儿园社会教育》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