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幼师专业声乐教学调查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07月11日 08:54:05

  摘  要在进行幼儿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发现音乐教育是备受幼儿喜爱、且幼儿易于接受的教育形式。因此通过音乐教育的形式进行幼儿教育,对幼儿的成长具有深刻影响。通过幼儿音乐教育,不仅可以更好的提升幼儿对事物的感知能力,而且也可以促使儿童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提升自己对音乐的把握和理解,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幼儿音乐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幼师学生是未来担负幼儿教育的中坚力量,是引导幼儿教育的指路者。在进行幼儿音乐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幼师学生的音乐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着幼师学生在开展音乐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效果,并对幼儿音乐理解和把握产生重要影响。所以幼师学生的音乐素质培养问题成为当前备受幼师行业关注的课题。在素质教育备受推崇的当前时代,幼师学生教育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基本的幼师教育技能,同时也要通过多种培养手段促进自身综合教育能力的培养。其中,音乐素质培养成为幼师学生教育过程中的关键问题。通过音乐素质培养,不仅可以促使幼师学生提升自身文艺修养,同时也能够使幼师生在开展幼儿教育工作时通过音乐教育的方式拉近与幼儿间的距离,促进幼师和儿童间的情感沟通和交流,从而进一步实现幼师教育效果的实现。

  关键字:幼师教育;音乐素质培养;问题分析

  1 幼儿教育现状1.1幼师音乐基础差,专业课时不足。

  在中等师范院校幼师专业的招生对象基本上都是农村初中毕业生或初中没读完就辍学的学生。这些初中学生大部分都没有经过专业的音乐教育,而且没有相关的专业课考试。更有甚者有的农村学生在中小学学习阶段都没有接触过音乐这门课程。这样音乐基础差的学生在幼师学校的三年中不但要要完成声乐,而且还要学习钢琴、舞蹈、乐理等各项音乐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显然是不太现实的。并且我们音乐系所授的课程在中师教学中只是小小的部分,学生还要完成其它一些课程,比如文化课、美术课、幼儿教育学、幼儿园管理等。就拿声乐课来说,幼师专业的学生每周只有寥寥几个课时的集体课时间。所以学生想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大量专业技能是不太现实。

  1.2教学内容专业化太强,教学方法过于死板针对现阶段的优势教育现状,我们的专业知识教学不贴切与实际。最重要的是没有大量的关于幼师教育发面的书籍。我们现阶段使用的教材都是高等院校的教材,之前说过,我们大部分都是初中毕业生,所以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在教学方法上就拿声乐课来说吧,老师上课时是以专业课来对待的,只是注重专业技能的传授,注重声音的训练,摒弃了这门课程的运用方法。上课的模式比较固定就是气息训练、发声练习、咬字吐字练习、歌曲等。而我们的学生甚至都无法掌握最基础的音准与节奏,更更谈不上怎样运用唱歌方法与歌曲所蕴含的情感的处理了。这样就会带给学生一个无形的负担,学习不到基本的要领,对老师所传授的内容也失去了兴趣。到最后就会导致歌曲没有练好,声音也没有唱好。声乐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本来是一门能够去享受的课程,但是到最后造成了学生对上课失去兴趣,不愿意去学习声乐的情况。在我们与其他老师的交流中发现,钢琴,视唱等课程也有类似的问题出现 。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师在判断一堂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孩子有没有学会老师教的这首歌,节奏打得准不准,会不会表演老师教的舞蹈等等。但是忽略了幼儿对音乐的欣赏力、表现力和理解力的获得。许多教师认为"技能的传授"看得见、摸得着,效果是立竿见影的,而"审美教育"不好操作,即使做了一般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更有教师认为,幼儿的审美能力会在反复的技能训练中自然形成。这些偏颇的理解都使教师在音乐活动实施中只重技巧练习。教师把眼光盯在让幼儿掌握知识上,忽略了教育影响的潜在性和长期性。所以改善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1.3缺乏学科综合教育在幼儿园的教学中唱歌与舞蹈两者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幼儿园教师在教小朋友唱歌时一般都是唱歌伴随着舞蹈。教师还要在教唱歌的过程中使幼儿对自己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进行填充。唱歌与舞蹈过程完整统一,就会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给他们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再者,对于幼儿教育,传授知识是次要的,最主要的是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而且不要把孩子们当成未来的歌唱家来培养。而在我们幼师专业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声乐、钢琴、舞蹈等技能课大部分都是分开来学的。在学科结合上我们只有弹唱课是弹和唱的结合,而对于其他学科之间的衔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是没有达到这方面的要求。

  1.4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教学评价也是幼师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现阶段我们的教学评价机制还不太完善,目前很多学校还在使用比较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目前不外乎通过试卷考查,或者"一曲定胜负"的评价方法。这样的考查方法不能完全的体现学生的学习学习状况,而且也与全面促进素质教育的理念相违背,幼师教育要注重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学生的音乐学习成果评价应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把评价与教学过程相融合。这是因为音乐学科所具有的独特的学科属性,它本身的不确定性使它具有别树一格的学习方式---体验与感受学习的方式。音乐学习的过程从某种意义来上说比学习的结果更为重要。因为许多目标就蕴含在学习过程中。比如, 乐理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关注学生对音乐理论知识掌握多少, 有的学生音乐知识比较贫乏, 但她们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却能表现出积极的参与态度和对音乐形象准确的把握能力, 因此, 乐理在考试的内容安排上, 要少考一些死记硬背的理论知识, 而要多考一些能体现综合实践应用的内容, 以反映学生真实的理解状况。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