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浅谈音乐在幼儿秩序恢复中的作用(2)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09月18日 21:36:20

  (二)音乐是最美好的秩序,好的音乐能够帮助幼儿恢复秩序

  音乐是声音世界里最美好的秩序,音乐中最重要的要素:节奏和旋律也是秩序的形式。优美的、古典的、高雅的音乐多具有严谨的结构、完美的规整。用它的纯净朴素、严格秩序、完美和谐可以中和这个世界的混乱秩序,可以去冲淡平和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好的音乐对于人的情感、气质、修养的成长,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音乐对幼儿来说更是必不可少的,孩子天生具有音乐潜能和对音乐的渴求,这种观点《卡尔威特的教育》中早就有所提及,动听的旋律、活泼的节奏,对幼儿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而在柔和舒缓的音乐节奏的感染下,幼儿的情绪容易稳定下来,能很好地引导他们转移依恋对象。孔子就极力强调音乐对于人内在情理调和的作用,他认为音乐中具有最和谐的结构和最动人的节奏,这种节奏、旋律把人的内在世界梳理、调整,使情与理融合无间,使心境达到动态平衡。所以在音乐的熏陶下,儿童的情感水平会不断地提高,而且这也将促进幼儿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和谐、融洽和有序。[3]

  本文案例中的昊昊等幼儿,都很喜欢听音乐,每当活动室里一响起音乐的声音,他们都会立马蹲到录音机旁,侧起耳朵认真地听起来。那一时刻的他们,小脸上洋溢着幸福,神情分外的专注。通过有针对性的音乐熏陶,在经过几个月后,这些幼儿已能较好地适应园内生活,昊昊早晨能高高兴兴地进活动室了,莎莎午睡也能安安稳稳地睡觉了,豪豪也很少胡闹打架惹事了,且他们的其他情绪及行为方面的问题,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相信通过让幼儿不断地倾听音乐,并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积极与幼儿家长进行交流,他们混乱的秩序感定会得到慢慢恢复的。

  (三)将音乐渗透于幼儿的每日活动中

  欣赏高雅音乐,不仅能直接促进儿童秩序美感的发展,而且能够冶情养性,梳理、调控他们的情感,使之达到协调、平和的状态。通过对昊昊等幼儿这几月来在音乐感染下的表现进行分析,可以明显看到,音乐在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心灵。在音乐的熏陶及感染下,孩子的心灵得到了抚慰,孩子的智慧得到了启迪,孩子的举止得到了美的滋润。

  对小班幼儿来说,要接纳新生活,要尽快适应规律有序的集体生活,就要有音乐的陪伴。因此在孩子刚入园时,教师不仅要努力营造孩子熟悉的环境,让他们尽快适应到新的环境中,而且还要让他们通过音乐感受环境的和谐,这样才能为幼儿一天的学习生活提供有利的保障。对于特别闹的孩子,秩序感没有得到满足的孩子,更应该利用音乐这一特殊的形式来舒缓幼儿的情绪。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些音乐看这些孩子听了音乐后的反应,也可以向家长咨询孩子在家里最喜欢听的歌曲或乐曲,然后利用幼儿活动的时间,放一些轻快熟悉的音乐给他们听,特别是当某个孩子哭闹时,可以有针对性地播放一段他喜欢的音乐。

  音乐在儿童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美的音乐可以抵达幼儿内心,能够导致心灵和举止的优雅,能够帮助幼儿建立和恢复秩序。因此可将音乐渗透到幼儿的每日活动中,使幼儿经常生活在音乐环境之中,而不仅仅只是在上课时进行的音乐教育,且可以让每一个生活环节有固定的音乐,如在晨间接待,幼儿进餐、活动前,入厕后,以及游戏时间等,都可以根据时间的长短配以播放不同的乐曲,让音乐生活化、日常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帮助幼儿恢复和建立秩序,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小结

  音乐在人们的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音乐对孩子的成长更有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因此,家长和教师应该对幼儿从小进行良好的音乐教育,让幼儿在音乐的海洋里畅游,在美好音乐的陪伴下健康成长。

  对于在情绪及行为健康方面出现问题的幼儿,尤其是父母离异的幼儿,他们的心灵更脆弱,他们的秩序感极易受到摧折,因此更需要教师的关注和帮扶,使其能在成长的过程中,适应环境,在环境中确认自己的位置。

  本文对几名小班幼儿存在的情绪和行为的问题进行了探讨,然后在案例的基础上,浅谈了音乐在恢复和建立幼儿秩序中的作用,为我们在贯彻新课程理念中,建立和落实良好的幼儿教育提供了参考。

  注释及主要参考文献:

  [1] 薛瑞萍. 读洛克的日子--约翰·洛克《教育漫话》读后记[J]. 江苏教育研究,2009,(08).

  [2] 李娟. 解读幼儿的秩序敏感期[J]. 教育导刊,2011,(01).

  [3] 易晓明. 秩序感是儿童道德成长中的重要情感资源[J]. 学前教育研究,2002,(02).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