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浅谈在建构区中培养中班幼儿的交往能力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10月18日 21:00:49

  摘要:交往是人的需要,也是社会对人的要求,通过交往,人们能够互相交流信息和感情,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达到共同活动的目的。幼儿时期的交往对幼儿的成长极为重要,它能促进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未来社会需要我们下一代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能力,而个别幼儿因为缺少交往技巧,不能与同伴友好相处、互相合作。在家访中,我们了解到有的幼儿在家里能说会道,到了外面缺胆小、自卑、孤僻,碰到困难不会向别人求助。同时,有的幼儿受交往能力的限制,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差。比较依恋家长和家庭,不能愉快地来上幼儿园。由此可见,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非常重要。

  关键词:建构区  交往

  引言:

  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不能离开社会孤立的存在,都必然的要同他人发生联系,进行交往,互相影响。众所周知,"幼儿期是游戏期";而到了中班年龄段的孩子,他们的思维开始由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有意性也逐渐开始发展,特别喜欢模仿他人的行为、语言、动作等等。但是由于现在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里人又比较宠爱,所以孩子的自我意识比较强;因此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沟通的交往经验、内容以及机会都非常的少,因此幼儿在游戏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交往方面的问题。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在区域活动中,教师与幼儿及时的沟通是非常必要的,在孩子遇到问题或是困难的时候,教师通过暗示的方法间接地提出问题的所在处,让孩子自己想出解决办法;教师为孩子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交往是人的需要,也是社会对人的要求。通过交往,人们能够互相交流信息和情感,协调彼此之间的关心,达到共同活动的目的。其目标是培养幼儿的交往意识,发展交往技能,使幼儿乐于交往、善于交往,乐于助人,提高交往效率的能力。

  一、利用建构区发展幼儿交往能力

  建构区活动是中班幼儿比较喜欢的活动之一,因为结构游戏的多样性和多变性符合中班幼儿活泼好动的特点;它有具体性、可操作性,能够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产生,并且能让有幼儿的交往能力得到锻炼。交往能力包括很多方面,例如:谈话能力、口语表述能力、对话能力、倾听能力和合作能力等等。在游戏中活动中,建构区游戏是幼儿交往频率很高的一项活动。因此,我觉得利用建构区来培养及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而且建构区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还能够发展幼儿许多其他方面的能力。例如:1、幼儿的创造力,2、幼儿的想象力3、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4、能够使幼儿增加自信心、成功感和满足感,5、锻炼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坚持性和意志性。让幼儿们在游戏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合作与进步。

  (一)、利用身边的生活环境,给幼儿创造机会交流

  积累经验是游戏开展的基础,幼儿生活内容越是丰富,知识经验越多,他们所搭建出来的东西就越真实;而且还会在原有的经验上面进行创新。而现在的独生子女恰恰缺乏这种经验的积累,针对这个问题身为教师的我们也想到充分利用一切可以用的资源来丰富幼儿的经验。例如,我实习的幼儿园离着地坛公园比较近,教师就趁着春游秋游的机会带幼儿去地坛公园参观。回来后进行我身边的地坛公园的搭建活动,幼儿说昨天在地坛公园里面都看见了什么,然后老师来搭建;一边搭建可以一边提问题,让幼儿仔细观察然后找出解决办法。搭建成功后用相机拍下来,打印出来贴在建构区的墙壁上,为幼儿提供可以搭建的主题。

  在建构区还可以设计一周的主题活动,比如:周一的主题活动是"我来设计一条公路",周二的主题活动是"我家的花园",以此排列;也可以是一周一个主题活动,然后围绕着这一个主题进行展开。不怕幼儿重复别人搭建过的题材,但要有自己的创新在里面。为幼儿提供更多的素材,让他们积累经验;以后在自己的作品中吸取好别人的好的方法,大胆的进行创新。

  (二)在搭建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适当的指导

  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暗示的方式适时的给予幼儿建议或是提出问题,让幼儿找出解决办法。如果幼儿自己想不出来,教师先不要着急告诉幼儿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发动在建筑区的其他幼儿在帮助这名幼儿解决问题。这样一来,幼儿需要与同伴进行语言交流,在遇到问题时,需要与教师、同伴表达自己要搭建的意图来寻求帮助和建议。这样通过利用身边环境,给幼儿创造机会交流的目的就应用到了孩子的身上。

  (三)搭建成功后,鼓励幼儿

  幼儿搭建成功后,可以在区域活动结束后,保留建构区的建筑,让在其他区域活动的小朋友来进行参观,让负责搭建的小朋友来进行讲解。比如,为什么搭建这个,在生活中这样的物体常不常见,有哪些是自己的创新,有没有借鉴其余幼儿使用过的搭建的方法等等。在幼儿将讲解结束后,让其余的幼儿对该幼儿的建筑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哪些优点,有哪些不足,怎么解决不足。让幼儿之间互相进行指导。 在最后教师把问题进行一个总结,鼓励引导幼儿互相帮助,增加幼儿之间互相交往的机会。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