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浅谈在建构区中培养中班幼儿的交往能力(3)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10月18日 21:00:49

  五、教师利用游戏分享,鼓励、引导幼儿良好交往能力的养成

  游戏分享是幼儿游戏活动不可缺少的环节,幼儿良好交往能力和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在游戏结束后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充分强化。在进行游戏评价时,首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自主权,让幼儿自己谈谈游戏的经验和感受,鼓励幼儿把自己在游戏中的所见所闻、感受和体验表达出来,与同伴分享。然后教师再根据幼儿的发言和自己在游戏中所观察的结果,对幼儿在游戏中的闪光点给予充分的肯定,并且让所有幼儿一起把它发扬光大。而对于在游戏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教师应给与幼儿暗示,让幼儿通过教师的暗示一起探讨解决问题。例如,在一次游戏评价中,娃娃家的幼儿认为客人太多了,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我们就商量了一下,得出结果,客人可以去娃娃家做客,但不能一天去很多次,那样会打扰到人家的。又如,在玩游戏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某一个游戏角没有人,另一个游戏角人很多的现象,于是,我们又制定了一个新的规则,每个游戏角都至少要有两名幼儿参加,最多不可超过六个人。休息时是大家轮流休息,休息的幼儿在休息时,不休息的幼儿应该坚守自己的岗位,而且是要在工作不忙的情况下才可以休息的。在一次次的游戏分享中,教师和幼儿共同提出了一个个的问题,也一起解决一个个的问题。解决了问题后,又制定了一个个新的规则,使得孩子在游戏中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交往能力也在不断地进行发展和提高。

  六、结论

  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游戏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同时也是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最主要的形式。它能促进幼儿语言表达,共同协商,规则意识的发展。因此,我们在建构区利用这一特点来进行游戏,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在游戏的过程中,我们有意识地鼓励幼儿多交往,让谈们自己找伙伴,相互合作,一道他们友好相处,让他们在游戏中感受到交往的重要性。

  通过观察,我发现在建构区中培养中班幼儿的交往能力和技巧是符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的。在同伴交往中,幼儿之间的对话、游戏、竞争都是平等的。他们有充分的机会表达和交流情感,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而这种体验正是幼儿产生和发展友谊感情的基础。在与同伴的游戏中,幼儿通过共同建筑某一个作品,相互交流,促进了良好的交往情感。另外,幼儿的交往动机直接作用于交往行为上面。幼儿在游戏中学习交往规范,发展调节自己的交往行为能力。在交往的过程中,驾驶和同伴对幼儿行为的赞许和反对,对幼儿的行为有强化和削弱的作用。促进符合社会要求的良好行为的的形成,从而培养幼儿形成良好交往的动机。交往动机的培养和交往情感的建立,是培养幼儿交往能力和技巧的内在因素。

  通过观察可知,通过创设良好的环境,教师多鼓励、引导幼儿合作、分享、交流,从而培养中班幼儿交往能力的方式是可行的,尤其是对幼儿合作、沟通能力的培养效果良好。幼儿在建构区的游戏中不仅能体验到交往的满足,还可以不断地学习到社会知识,学习到怎样与人交往,来适应社会生活,从而逐渐学会理解他人的观点,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使得幼儿的交往能力得以提高。

  在儿童时期培养幼儿的与人交往能力,对他们的一生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建构区游戏活动能够有效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的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在游戏中得到可很大的提高,幼儿的未来见面临着更具挑战,更具合作的社会竞争。这不仅是幼儿全面健康发展的需要,而且也是幼儿将来适应社会,适应时代发展的基础。因此,要让幼儿适应社会的发展,交往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七、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001年9月版

  2、《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08年10月版

  3、《学校心理教育全书》上册1998年6月版

  4、《人际关系教育》1997年8月版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