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06年12月11日 10:25:41 


  如今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很少能体会有兄弟姐妹的生活,不少父母和老师都认为这种生活状态对孩子将来融入社会生活并没有好处。

  蒙台梭利提出,幼儿班级组织应该是“垂直式”的混龄班级。从理论上说,混龄编班很适用于我国,因在我国目前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孩子普遍缺乏兄弟姐妹的情况下,混龄编班对于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更能够发挥独特的作用。

  很多父母对混龄班不放心,不赞成。尤其是年龄大些的儿童父母担心自己的孩子只是帮助了年龄小的孩子,影响了学习更多的东西,吃亏了。年幼儿童的父母又怕孩子受欺负。 

  蒙特梭利的看法是:混龄班有利于儿童交往、合作。儿童向儿童学习比向成人学习会更自然而有效,模仿起来更容易,而且不感到受压抑。年长的儿童不但可以巩固加深自己的知识,还将意识到他们所做的一切会被年幼者重复,从而督促自己要为年幼者做出积极的、正面的行为示范。

  混龄教育带来的变化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幼儿园,在2000年9月,打破了传统的同龄编班模式,开设了两个混龄实验班,开始了混龄教育研究历程。

  一、起因

  1.想法萌发阶段。

  近年来,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及实操教具如一股热潮由台湾、香港引入后,在国内各大省市开始盛行。蒙氏教育法提倡以儿童为中心,在多样化的教具操作中和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孩子自我教育,混龄编班是其明显的特点。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我们被“混龄编班”四个字强烈地吸引住了,萌发了开辟混龄班的强烈愿望。

  2.考查论证阶段。

  愿望诚然好,仍需三思而后行,我们不能拿孩子的时间来开玩笑。近年来,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的增多,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已经引起了众多教育专家和广大父母的思考,在一些专家的指导下,一些幼儿园也开始出现了积极的混龄教育研究,但传诸实践的微乎其微。混龄编班则可以有效弥补独生子女缺乏异龄儿童环境的缺陷,有效遏制自私、任性、独立性差、交往能力弱,依赖心强等不良性格特征的产生,从这一层面上带着这样的想法,我们翻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可惜,混龄的相关理论几乎是空白。在网上我们知道:国外的混龄教育是非常普遍的(德国、美国、日本、英国……),而在国内,有几家幼儿园也率先开设了混龄班。为了进一步证实我们设想的准确性,我园业务园长和教师踏上实地考查的征途。在杭州姐妹园的混龄班蹲点的时间里,通过观察孩子、观察老师,与教师、父母和孩子的交谈,我们的心更加激动,我们的信心更加坚定,带着一种兴奋满意而归,完成了设想的萌发到论证设想可行的完整的过程。

  二、组建初期的困惑

  所谓混龄教育即是将不同年龄的孩子编在同在一个班学习、生活,让他们相互学习、模仿,从而达到共同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混龄教育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幼儿园的班级类似一个温馨的大家庭,在这样一个家庭里,有不同年龄的孩子,他们象兄弟姐妹般的生活在一起,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的一员,他们有自己的特点和喜好,共同来经营这个“家”。

  教师的困惑:众所周知,与混龄教育相

  • 宝宝入园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