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浅谈小班化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2年09月27日 10:02:04

  一、 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情境教师在课堂中要做到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留给学生。

  1、利用多媒体,燃起兴趣的火花小学生对动态的新鲜的事物很感兴趣,喜欢探究。在一个个问题得到解答的后面,是学生知识的积累,思维的启迪和能力的提高。教学实践中,我们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辅助教学功能,以直观、动态、形象化的演示效果,创设启迪学生积极思维和创造的视听学习环境,让学生在饶有兴趣地观看生动画面的同时,渐入佳境,在愉悦的气氛中享受数学思维的快乐。

  2、鼓励质疑,培养自主意识,"学习是快乐的,思索是快乐的"。在这样的求学探知中,使学生感受到他们自己才是课堂的主宰,从而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因此,小班化的教师要树立学生主体观,重视学生的求索精神,重视他们的兴趣和需要。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帮助孩子去发现自身价值。教师只有摆正了自己的位置,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协调,对学生遇到的个别问题进行个别解决,促进学生的学习进程,教学活动才会精彩纷呈。

  二、构建多样学习方式的教学模式1、探究--促动正如《课标》所提出的"自主探索"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强调自主探索,应使数学学习成为探究性学习,注重提供学生自主探索的时空,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经验出发,在丰富的具有现实背景的研究活动中经历、探索有关数学结论。教师要改变以例题、讲解、示范为主的教学方式,以开放、宽容的态度,以期待、信任的眼光引导学生投入到充满着探索性和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中去。

  2、合作--互动互动是课堂教学中各种矛盾关系的重要特征,合作是现代社会人的重要活动方式。通过互动体验,感受数学思想与方法,认识数学知识与经验,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和态度,获得自我反思和纠正的机会和体验,实现资源共享、差异互补、协同发展。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有独立思考,在合作交流时有角色分工,在合作交流后有动态生成。

  3、激励--自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把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个闪光点,及时地捕捉称赞学生的时机,重在形成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激励的方法有语言的、体态的、动作的。同时注重群体的评价。在小班化教学中,我经常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在学生评价过程中,就出现了以学生群体评价的方法,即在实施小组学习的时候,评价不是指向学生个体,只有当小组的学习获得成功的时候,才能获得肯定的评价。

  学习要看结果,更要看过程。在小班化教育中,我们有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过程,特别是思维的过程,教师经常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是怎么学的?"等等,通过评价来引导或矫正学习的过程。数学课中,我重视让学生讲讲解题思路,暴露思维过程,使学生得到及时的指导。"小班化教育"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评价具有诊断、鉴别的功能,同时也具有调节、激励的作用,我关注的主要是后者(1)老师走到学生中,成为学生的学习设计师、合作者和引路人。

  有一句名言叫"蹲下来看孩子",教育者要蹲下来和孩子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也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教育者才更有心地去创设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了解、剖析、关爱孩子,为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教育。在我们的小班化教育中,教师真正走到学生中,有时蹲着,有时坐到学生中,有时半跪着进行指导,营造一种和孩子"等高"的平等气氛,让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更率真地袒露他的一切,这是因材施教的基础。

  (2)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自由的学习氛围。

  教师要积极营造民主融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从不同视角提问,假设和陈述;激励学生以独立的角色,建设性的态度,对所学内容作出科学的质疑、批评、乃至争辩,还要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敢于向老师说不,向教科书说不,最大限度地扩张学生的思维空间,形成师生双边心智的对流,其乐融融,共享教学民主的现代型的"师生场"。用泰戈尔的话说:像阳光一样拥抱你,给你光辉灿烂的自由;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

  (3)注重分层的评价,让每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快乐。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的评价,以适应不同学生的需要。在教学中所体现的层次,主要是学生掌握学习内容的进度有快有慢,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利用分层要求来实现分层评价,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余地,让每个学生在不同的层次上都能得到成功的快乐。

  如在《认位置》这一课中,在课的最后,我让各小组从学习态度、主动参与程度、学习效果这三方面对本组进行自评,满意的把代表自己小组的五角星贴在红颜色的一圈,觉得一般的贴在橙色的一圈,觉得不满意的贴在黄色的一圈。我觉得学生对自己小组的评价非常客观。我也清楚地感知到这节课的集体评价往往能延续到下节课,并对下节课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