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家园同步,促进小班幼儿语言发展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2年12月19日 14:17:44

  “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和人之间的差异当然也是无处不在的。不只你们大人和我们孩子不同,我们孩子和孩子之间也是有差异的。这个简单的道理你们很多人是早就清楚的,可是不知为什么,你们却总是喜欢用同一个标准来要求不同的孩子。”

  从以上一段文字中我们不难看出当前有的教师或家长在实际的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走入的一个误区。虽然现在的教师和家长学习的教育理论很多,他们认为幼儿教育应该以幼儿为主体,应该怎样来尊重幼儿,如何在实际操作中激发孩子的最大潜能等等,然而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如果孩子的表现或者回答不到自己的点子上往往会失去相应的耐心,直接将现成的答案马上告诉孩子,家长和教师不善于等待,包办代替过度,将孩子们思考的良机一次又一次地错过了。有的教师甚至将公开教学活动中比较“难于回答的问题”事先告诉给个别孩子,“以防万一”。作为一名新时代大教育观思维引领下的教育者,我们应该和家长紧密配合,在日常的语言教育教学方面,我们要紧跟时代的潮流,认真、细致地观察孩子,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为幼儿提供宽松的语言运用氛围。

  《纲要》明确要求,“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孩子从刚开始进入幼儿园,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够很快适应的,有的孩子就表现在不肯说话,不爱吃饭,或者不喜欢和小朋友在一起玩。慢慢地等孩子熟悉幼儿园的环境以后,他们开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情感体验。如有的孩子喜欢拍拍别人的肩膀或者小屁股,而被拍到的孩子会认为这是在攻击他,马上就给予“回报”。一开始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究其原因不外乎不懂得用语言来和别人交往,单纯的运用动作的结果往往引起对方的不快。因此,我们从一开始就要求孩子能够与别人用语言进行交流、交往。比如想得到对方的玩具,想想应该说些什么“好听的话”对方才会接受?对孩子来讲,教育的效果应该体现在“直观、具体的教育”上面的。班内总是有一些“能说会道”的孩子,他们利用自己丰富的语言技巧往往做任何事都能够“心想事成”。教师就要有目的、有准备地去观察这些孩子与他人是如何用语言来交往的。如有可能的话,教师在这些孩子与人交往时一些比较精彩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片段、对话用摄像机、纸、笔等及时地记录下来,放给其他孩子看,说给其他的孩子听,最好的办法是让这个孩子自己上前面对大家讲述自己说了些什么“好听的话?”让大家学说这些“好听的、有用的话”。慢慢地孩子学会的“好听的话”越来越多,语言交往的能力也在逐步增强,孩子与孩子之间、孩子与教师之间都运用比较“好听的话”--即有礼貌、客气的话语交往,同伴之间、师生之间语言运用的氛围越来越宽松,交流的时间、机会也会大大增加。

  作为家长,在家里也要帮助孩子找寻合适的“玩伴”,为孩子与他人的交往创造条件。如果孩子在家里有什么需求的话,家长应鼓励孩子尽量用语言进行表述。有一次,我的两岁的儿子在家里突然想吃梨,可是水梨在高高桌子上,他够不着,他就一边用手指着梨,一边用求助的眼神看着我,希望得到我的帮助。此时,我明白孩子想干什么?但为了鼓励孩子用语言来表述自己的需求,故意装作不明白的样子,让孩子说明白想干什么?儿子非常焦急,他指手划脚地用身体动作表示,就是不肯用语言来说,我还是假装不明白,告诉孩子:“宝宝乖,告诉妈妈想干什么,妈妈才可以帮助你呀!”终于,孩子经过一番努力,突然大声地告诉我:“梨,水梨,我要。”我微笑着抱起儿子,给他亲吻,告诉他妈妈现在明白了宝宝要吃水梨,宝宝真棒!儿子此时焦急的情绪一扫而光,成功的喜悦荡漾在他天真的脸上。生活中的一点一滴的小片段,对于孩子来讲都是受教育的良机,家长要学会等待,学会耐心引导孩子,为幼儿提供宽松的语言运用氛围,鼓励孩子迈开语言发展进程中的第一步。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