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在讲述活动中,体现幼儿的双主体(2)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2年12月25日 09:38:47

  (二)阅读区是孩子去讲述的好地方。

  在集体讲述中,有一些内容很难理解,尤其对一些能力较弱的孩子。比如在讲述《花瓣儿风车》这个故事时,小蚂蚁抗着许多的麦子,然后磨成面粉,那面粉与花瓣儿风车有何关系呢?幼儿普遍理解是:面粉种在地理长成了花瓣儿风车或者小蚂蚁运用面粉做成翅膀,小蚂蚁就可以飞起来了。并没有想到与故事有关的内容。为此,先把这个故事内容的图片提供在阅读区,让孩子们共同来探讨,这样在集体的讲述《花瓣儿风车》中,幼儿就较为容易理解故事的内容,也就滔滔不觉按着故事的先后顺序进行讲述。

  在阅读区还能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通过阅读活动,可以培养幼儿观察图片、领会图意的能力,学会图片排序、编讲简单的故事,使其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推理、判断能力。同时也培养幼儿倾听的兴趣及听辩能力,以便为集体阅读活动提供基础。如在阅读“种子的发芽”这个排图讲述的故事时,先让孩子讲出每一副图的主要内容,然后按事物的发展给图片“排队”讲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二、可采取一定的措施,帮助幼儿把语言精炼化。大班幼儿的讲述经常有这样两面三刀种现象,一种是短话长说,说了很长时间但所讲的是流水帐,没有围绕明确的主题;另一种是长话短说,明明有主题且有许多内容可讲的话题,三言两语就讲完了,不会加以深化描绘。对待这两种现象,教师应根据个体差异分别对待。

  (一)对第一种流水帐的现象,教师应强调围绕主题讲,可采取这样几种方法。

  1、教师例题,让幼儿讲。如讲星期天的一件事,这位小朋友讲的时候选择了星期天去看猴子,这时我们引导请孩子讲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只要求讲看到的猴子是怎么样的,不要求他讲其它的东西,只要把一件事情说完整。如在开展《中国娃》这一主题时,其中有一活动“我去过的地方”,请孩子带来了旅游照片,并请其讲述。讲述时,我给他们一系列小问题:“在什么时候?和谁?去哪玩了?玩了哪些地方?怎么玩的?玩得怎样?”让孩子们根据这一系列小问题进行完整、连贯的讲述,重点讲述“怎么玩的?玩得怎样?”这就是所谓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同时,还鼓励孩子运用好听的词语来形容。再如,孩子们在一起玩耍时难免会发生一些纠纷。这时,我也不错过机会,就是要让孩子把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完整地讲述出来。所以,讲述活动能够帮助幼儿掌握讲述的一般和特殊方法,使幼儿连贯、完整、清楚地讲述某一件事情。

  2、玩词语接龙游戏。教师说一个词语,让孩子接说,逐步过渡到接一次龙,然后用这个词语说一句好听的话,也就是我们说的“造句”。

  3、教给幼儿关联词,使幼儿学会使用复合句。有时幼儿讲的话不是长,而是罗嗦。如有的幼儿讲:“动物园里有大象、有猴子,还有黑熊,还有长颈鹿,还有……”。在大班末期,应已能掌握“因为…所以…”、“如果…就…”“先…接着…最后…”、“要是…就…“之类的句式,使幼儿在讲述的时候,自己调整,从而达到短话短说,清楚简洁的目的。

  (二)有一件事,明明有许多可讲,有的幼儿三言两语就讲完了。一般来说,这种现象的产生有两种原因:一种是缺乏观察力,另一种是不太会使用形容词。教师可以帮助幼儿,采取以下措施:教给幼儿形容词。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可用一样东西让幼儿加不同的形容词。如小猴子,孩子就会加上可爱的、调皮的、聪明的、等形容词,并根据不同的形容词画出不同的图画,使幼儿对不同的形容词感兴趣,启发幼儿多观察。如有一位幼儿讲“星期天去公园玩,看见公园里有许多花,有许多人,公园里真好玩”就结束了。教师可以适时提问:公园里的花是什么颜色的?有些什么花?有些什么人?人们穿着什么衣服?这段话就可以充实很多,听的人也清楚明了,象刚才这位幼儿,教师第一次启发提问时,很有可能会说不上来,这就要他第二次去仔细观察,这就在无形中促进了幼儿的观察力。久之就能培养观察的好习惯。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