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乐在棋中,棋乐无穷(2)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2年12月29日 10:01:55

  儿歌是幼儿喜欢的学习形式之一,其语言精炼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既容易总结知识的重点,又易于记忆,是总结围棋教学内容的好方法,如:区分真假眼的儿歌“真眼假眼分仔细,田字四角关键棋,两角被我抢占去,此眼必定是假眼。”还有双打的儿歌:“双打吃,真奇妙,总有一个逃不掉”。还有“两个虎口相对应,黑白不能来回提。回提要先找劫材,对方应劫才能提”等等,这些儿歌通俗易懂,琅琅上口,幼儿在轻松地朗诵中理解了吃子、走子的方法与规则。

  在教学活动中,还有部分儿歌反映的则是在围棋活动中必须遵守的规则与要求,或者说是下棋者应该具备的棋风、棋德,比如“学棋三字歌”,中间就说到:“勤思考,多动脑;摸了子,就走子;子离手,不后悔……;遇强手,莫害怕,遇弱手,不轻心;常对弈,易提高;常拆棋,经验好……”字字句句中都透露出对一个好棋手的要求以及达到这个要求的方法与途径,通过对这些儿歌的诵读,幼儿自然而然地了解到了这些信息。

  二、游戏的运用给围棋教学活动增添了更多的趣味。

  我国着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鲁迅先生也曾经说过:“游戏是幼儿最适当的行为,玩具是幼儿的天使”。其实围棋本身就是一种游戏,一种模拟战争的游戏,棋盘是辽阔的土地,黑子与白子是争夺土地的两支军队,下棋者则是两军的指挥官……每一次的围棋课就是一次游戏活动:教学是在讲述游戏方法,对弈是在进行游戏过程,整个围棋教学的组织就是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其中。孩子就是在快乐的游戏中不断体会围棋游戏带来的乐趣,感受它的魅力。

  1、专门性的围棋游戏活动这一类游戏是指为了帮助幼儿理解、学习围棋中的某一内容而专门创编或改编的游戏活动。这类游戏都有着完整地情节,比如:在学习“棋子找家”这个内容时,我们根据音乐游戏“小羊和狼”进行改编,设计了“狐狸和兔子”这个游戏活动,在大棋盘上,幼儿随着音乐时而扮演小兔在草地上悠闲地玩耍、吃草,时而因为狐狸的出现而急忙躲进家中(棋盘上的交叉点),在这样一个有着起伏跌宕情节的游戏中,小朋友很轻松地掌握了“棋子找家”这个学习内容。

  再如:为了复习“棋子的气”“堵气”等内容,我们设计了“猫捉老鼠”的游戏,以黑猫警长带领它的警士们一起抓老鼠为主要情节,通过找气、堵气,幼儿在大棋盘上扮演猫,把棋盘上的老鼠(棋子)所有的气都堵住,并把老鼠杀死(提掉)。通过角色的扮演,我们把平面的棋子游戏变得更加立体,更加形象,这样更符合幼儿思维的直观形象性,更能激发幼儿学棋的兴趣。

  2、配合幼儿的操作活动而设计的游戏。

  这类游戏往往穿插在幼儿的操作活动过程中,对幼儿掌握教学内容起辅助的作用。这些游戏一般情节都比较简单,利用黑白棋子扮演各种角色,这些游戏往往会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它在围棋教学活动的运用非常普遍。

  比如在学习“双打”这个内容时,我在讲过“小猫抓鱼”的故事后,就开始用棋子玩起“小猫抓鱼”的游戏,我把白棋子比作小河,黑棋子则比作河里的小鱼,要想抓到河里的这几条鱼,我们该把小猫(棋子)放在哪里?在幼儿的操作过程中,我们把这个游戏情节贯穿始终,看小猫是否能利用双打的方法抓到更多的鱼,并把鱼给吃了(把死棋提掉)。

  在学习吃子方法的活动时,我让两个幼儿分别用棋子来扮演警察和小偷,玩起了“警察抓小偷”的游戏,“小偷”在第一线上跑,“警察”在第二线上追,直至把“小偷”逼到另一边的角落里把他抓住,幼儿在独自操作或与同伴两人对弈中也扮演起了“警察”与“小偷”,在第一线和第二线上玩起了游戏,当“警察”抓住“小偷”时,幼儿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们高呼“小偷被我抓住喽!”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