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区域活动中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2)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01月28日 09:50:10

  2、材料投放利于合作。材料是幼儿游戏的显性元素,而投放能引发幼儿进一步合作探索行为的材料又是教师一种隐性的指导策略。

  如:中班手工区游戏“乌龟爬”的合作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制作乌龟时,教师引导幼儿在画好的小乌龟下面粘两根吸管,并从吸管中穿线:有意识地投放较长或较细的吸管,这使幼儿在穿线时必须一个人在管子一头将线穿进去,另一个人在管子另一头把线头拉出来,从而不得不与同伴合作,使合作成了一种需要,一种必然。二是玩游戏时,需要两个人很好地配合。两个幼儿必须合作拉动绳线(一张一合),才能使“小乌龟”爬起来。教师通过有目的地材料投放诱发了幼儿的合作行为。

  二、活动的参与者,深化合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为此,教师应树立正确的区域活动观念,采用正确的方法介入幼儿的活动,不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一)适时介入任何一种介入行为都是在一定的区域活动的情景中产生的,是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一种互动行为。介入行为的选择是教育目标、教师对幼儿行为的理解、教师专业素养三者完美结合的体现。在介入幼儿活动时,教师应依据幼儿的不同需要给予适当的帮助,在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建议,激发幼儿之间的积极互动,鼓励幼儿交流和交往,在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建议,使他们在交往中相互学习,共同发展。如果教师能够自觉地把握教育目标,在介入过程中多进行反思,并控制自身经验的影响,那么介入行为对幼儿产生的意义就会更大。

  1、设定规则。区域活动中,幼儿缺乏主动的合作,需要教师策略的有效介入,通过一定的规则制定保证幼儿之间的合作。

  如:小班表演区内的幼儿抱着好几个手偶在漫无目的的玩耍。他们感兴趣的只是手偶的形象和外表,而不是表演本身。过多的手偶分散了幼儿的注意力,没有发挥应有的教育作用,也没有促进幼儿合作行为的产生。这时教师可通过规则介入:(1)每次游戏请你只选一个最喜欢的手偶扮演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2)去找一个小动物做最好的朋友。(3) 对好朋友说一句好听的话,玩一个好玩的游戏。这一策略使幼儿有了取舍,在教师精心布置的故事背景提示下,“小狗你早”、“小猫你好”、“我们一起去上幼儿园好吗?”、“路上碰到了小黄鸭”,使幼儿从原来的自娱自乐状态迈向初步的合作表演。

  这位教师对幼儿游戏行为的有效介入,体现了教师的教育智慧。在区域活动中,如果教师对幼儿只提一些宽泛的要求,而不对幼儿的合作行为作出明确的规定,幼儿的合作便会流于形式,合作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合作,还应该是对幼儿有促进意义的合作。

  2、隐性指导。在区域活动中,教师根据区域情境的需要对幼儿的语言和动作作出应答性的反馈,也可以偶尔提出问题。合作活动方式不是教师传授游戏的方法,而是以暗示的方式引导幼儿合作。

  如,在区域活动中,建筑组的四个孩子在商讨搭建主题时,各执己见,使游戏迟迟不能开始,面对这种情况,一般来说,教师往往会采取建议的方式,让他们达成共识。因为教师关注的是幼儿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否搭出“显形”的建筑结果,而注意不到多给幼儿提供自由、自主商讨机会,让幼儿在相互交流中,亲身感受被接纳、被拒绝甚至争执得各不相让——这些对幼儿心理发展的“隐性”的教育价值。实践证明,教师只要真正地把“商量怎么玩”的机会留给孩子,那么合作意识的培养就会变成幼儿的积极需要。如果因为没有商量的结果致使游戏结束后地上仍是几块七零八落的大小积木,老师就可以借机帮他们一起找原因,引导孩子们误出我们的主意太多,谁都想搭自己的,别人的我们都不同意,所以没搭出来。经过引导,他们发现每个人的想法都有好的地方,把好的想法合在一起就是一个更好的注意。虽然孩子对求同存异还没有真实意义上的理解,但初步萌发了他们合作的愿望。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