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提高角色游戏质量 促进幼儿主动发展(4)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02月19日 09:14:07

  但是教师有时不知道孩子在游戏中会出现什么问题、需要什么,不能及时增加材料,为了及时地找到所需要的材料,教师和小朋友共同协商,决定在活动室的一角设立了百宝箱。例:中班娃娃家来了客人要吃肉饺子,商店没有卖的,娃娃家爸爸让经理给进点肉来,不一会儿小经理从百宝箱找来了大红纸撕成肉的形状卖给了娃娃家。客人吃到了肉饺子。大班一个小朋友来商店买花要送给客人,小经理说:“我店没有,请您稍等,我可以给您进货。”他到百宝箱拿来各种不同颜色的纸和酸奶瓶做了一盆花,卖给了顾客。我们还发动家长为幼儿收集了大量的废旧玩具材料投入百宝箱,为幼儿游戏增加辅助材料。如:易拉罐、旧电池、饮料瓶、纸盒玩具、三合板头、挂历纸、桔杆、旧天线、车轱辘等,都成了百宝箱内的多功能材料,方便了幼儿根据游戏需要进行选择。

  (二)                对角色游戏的指导教师对如何指导游戏知之甚少,教师误认为角色游戏无非是孩子玩过家家,当“父母”照料娃娃,当“医生”护理病人,当“乘务员”扶老携幼。孩子们都知道,也玩过,让他们自己去玩吧!幼儿游戏时教师不知干什么,也不知观察什么。因此发现不了游戏中的问题,以至于不能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指导游戏,提高不了游戏水平。从此“放羊式”的角色游戏在幼儿园开展起来了。例如:在“娃娃家”游戏中,当幼儿玩了一段时间,由于内容、材料得不到更新、补充,游戏就无法深入,无法扩展,孩子的生活经验不能再现,游戏水平就无法提高,出现了高原区。这时的孩子三三两两结伴自己玩自己的,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活动室里吵吵闹闹乱成一团。教师说、喊根本听不进去,闹得教师很头痛。老师们说:“这样游戏不行,孩子们都玩疯了。”家长看孩子一天天这样也不满意地说:“花钱送孩子上这玩来,蜻蛙坑似的,还不如在家玩舒服。”对此我们也很着急。 另外还有一种教师“导演”游戏的现象,即教师考虑不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只凭主观臆断指导游戏,这样就驾驭、控制了游戏。教师打扰幼儿游戏或替代幼儿分配角色游戏的情况时有发生。市幼儿教研室的老师第一次看大班王兰侠老师指导的角色游戏时,几个活动区真够她忙乎的,一会儿说这儿,一会儿指导那,整个教室就她自己一个人总说话,忙个不停。几个小朋友在餐厅做饭,她也去问“你们在干什么呢”,小朋友自己玩的很好,一个人都不理她,她又问:“怎么没人理我呢?”小朋友还是不加理会。现在想起来她自己都感到可笑。

  前年市教研室几位老师及时来我镇指导游戏,真是雪中送碳,我们一起分析活动录象,反思教师的指导,明确了什么是指导,哪些是干扰。一年过后,教师们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在角色游戏中从原来不能观察游戏,到发现问题适时介入;从原来成堆的投放材料,到现在按需投入。幼儿从原来盲目地乱玩,到按游戏规则玩。现在家长看自己的孩子还能自己选区、制定游戏计划、分配角色、自由结伴,在活动区有这么大变化也赞不绝口。下面我想结合我们的实践和体会谈谈如何开展角色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幼儿的生活经验越丰富,角色游戏的主题越广泛、情节越深入。因此,我们注重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以支持他们的角色游戏的开展。我们的做法是:

  教师利用一切机会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社会生活,调动和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如:为了丰富幼儿扮演医生这一角色的经验,教师利用谈话启发幼儿的原有经验:当你去医院看病时,你看见医生是怎么做的?护士在做什么?

  幼儿七嘴八舌说个不停,纷纷说出自己的经验。最后师生总结出:医生为病人看病要先询问病情,然后检查,最后再治病。而当护士则负责打针、取药,护理病人。责任分开,各负其职。孩子们都知道自己干什么,怎么干了。又如,娃娃家的幼儿要扮演爸爸妈妈,教师就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的经验,想想你的父母他们在家是怎么做的?爸爸干什么?妈妈干什么?在教师的启发下,小朋友自己说:妈妈要看孩子、做饭、买菜、收拾房间、招待客人、带孩子去串门或买东西、洗衣服等,妈妈有干不完的活。爸爸打工回来也帮妈妈干家务,烧水、拖地、去银行存钱、带全家人去餐厅吃饭等,在娃娃家中,孩子也学习招待客人、倒水、洗水果、帮妈妈买东西等。通过启发引导,使娃娃家的游戏情节更加深入,孩子们又能主动和别的区的小朋友交往。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