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自由放飞、自主探究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02月27日 09:25:45

  区域活动是幼儿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活动,有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在开展区域活动的过程中,孩子们充分发挥了活动小主人的职责,他们和老师一同参与设置区域、制定区域规则;同时,区域内容、材料等结合主题,为主题活动的深入探索、展示等搭建了平台;孩子们在区域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想象力,也树立了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我就我们的一些做法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

  一、         规则的由来规则与规矩是同一个含义,都是关于人的行为方式的标准或准则的规定。任何行为都有它的规则,“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小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有不少人认为规则应该由成人给孩子制定,之后他们遵守就可以了。实际上,因为活动的主体是孩子,如果不尊重他们的意见,那可能会是一种强迫命令,甚至成为压制、约束孩子合理要求和愿望的手段。所以说,规则的制定应尽量来自于孩子,只有孩子自己制定的规则,孩子才会快乐接受、主动遵守。

  1、“‘星星舞台’的两次搬家”

  开学初,我们利用班级的空间规划好了很多的区角,让孩子进行自主的区域活动,原以为我们想得非常周到,划分得也合情合理。但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却发现了问题。因为我们班有一个小阁楼,为了充分地利用好这个阁楼,我们就把这个阁楼的上层设计成了“星星舞台”,作为一个区域让孩子表现、表演。另外,阁楼的下层显得非常隐秘,我们想给孩子创设一种自由、宽松的交流氛围,所以就把下层设计成了“悄悄话”的自由交往区。我们当时也曾暗自为自己的设计而得意。区域活动开始了,孩子们都沉浸于自己区域的活动中,都尽情地表现着自己的才能。“星星舞台”的孩子们在阁楼上又唱又跳,好不快乐。可是,悄悄话的孩子可有意见了,他们都说上面的“星星舞台”太吵了,吵得他们都不能静下心来说悄悄话了。这可怎么办呢?这个问题引起了大家的思考和讨论,大家都建议“星星舞台”最好搬家,搬到一个不影响其他区域的地方。孩子们都说搬到午睡室的“小建筑师”旁边去,和教室里的区域隔开。于是,“星星舞台”第一次搬家了。可是过了没多长时间,有一次在进行活动评价时,“小建筑师”的一个孩子“告状”说,他们组里有的孩子不认真,没有和他们一起合作,而是自顾自地去“星星舞台”看演出了,还说“星星舞台”的孩子太吵了,把别人都吸引过去了。又是“星星舞台”的麻烦,看来这个麻烦不解决不行了。那怎么办呢?经过大家一起商量,孩子们决定,干脆,把“星星舞台”搬到教室外的走廊里,那里既能自己尽情地表演,又不影响别人,真是一个好地方。于是,“星星舞台”第二次搬家了。经过了这两次搬家,“星星舞台”的孩子们再也没有被其他区域的孩子告状了,他们活动得既快乐又满足。我们可以发现,孩子有自己的标准,经过他们之间协商制定的规则,他们愿意也较为容易接受,并且知道怎样去遵守,还能够判断违规行为。孩子的规则可不象成人为孩子制定的规则那样一成不变,而是随着他们的生活和认识活动的变化而不断改变的。

  2、“给材料找家”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的随意性导致他们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有的孩子把这个区的材料拿到了那个区中去活动,到后来两个区的材料就搞在了一起;有的孩子操作完后往往就随意放在顺手的地方,也不去管它整不整齐……,这个材料摆放的问题一直是令老师非常头疼的。于是,我们就设计了“给材料找家”这个游戏,让孩子来设计每个区的“家”和每一个“家”的“门牌标志”,孩子们的兴致可高了,有的说用“花”做标记;有的说用“太阳”做标记,后来经过商议讨论后,他们他们一致决定给不同的区域设计不同颜色的彩色苹果标记,并按照自己的意愿给每个区选了自己喜欢的颜色,如美工区是红苹果、生活区是蓝苹果、智力区是黄苹果……,同时在“彩色苹果家”的每一层都贴上门牌号码,另外在相应的材料盘上也贴上相同的标记,这样孩子玩好了就能对号入座。孩子对游戏的形式非常感兴趣,同时又是自己决定什么区是什么颜色的苹果标记,他们很快地记住了,也能为自己操作的材料很快地找到“家”。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自主性,我们也可以发现,由孩子自己制定的规则容易执行,而且执行这些规则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一种负担,也不需要别人时常提醒。对于他们来讲,活动规则和活动本身就如同睡觉时要闭上眼睛一样自然。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