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艺术与儿童(3)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03月11日 22:55:33

  三、当今艺术教育的现状及几点建议

  (一) 当今艺术教育的现状

  根据心理生理发展阶段的分析,2~12岁期间,即整个学前期和小学阶段,儿童对艺术仍然可以保持高度的兴趣。至少在学前阶段,可以被认为是儿童艺术兴趣最为浓厚的时期,并由此带动儿童的整个生活更加生动活泼,富有童趣和创意。但这样的景象并没有在大多数幼儿园里发生。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幼儿园教育过分强调社会需要,强调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必须从娃娃抓起,但缺乏对抓什么、如何抓的深入研究;再者,总是把儿童看成是显性教育的消极承受者,不敢也不会放手让儿童独立自主地从事创造活动。教育中普遍存在以下倾向:(1)重视理性教育,重科学经验和社会经验的积累,轻非理性教育(审美和艺术经验的积累,人格的塑造和素质的培养等)。(2)把艺术当作教育和智育的辅助手段,忽视幼儿欣赏美、创造美,忽视艺术智慧的发展和艺术教育的主体地位。(3)在艺术教育中,重技能技巧的训练,轻自由创造能力的培养。[7]

  (三)几点建议

  1.更新教师观念,促进儿童全方面发展

  更新教师对儿童艺术教育的理解,开展艺术教育不仅仅是教幼儿学会几首儿歌、教几个舞、唱几首歌、画几幅画;也不是从德育和智育的角度去规范艺术教育;而是要通过艺术教育活动本身的"情"与"美"激发儿童审美情感,培养兴趣,使他们在愉快活泼的艺术活动中得到全方位的发展。教师观念发生变化,教师在分析、处理和应用教材时以及在选择艺术教育活动主题和内容时适应儿童的特点,受到儿童的喜爱,更好的促进儿童在艺术教育中多方面的发展。

  2.更新家长观念,还儿童享受美和表现美的空间

  有些家长让孩子接受艺术教育是为了依仗"特长"升学,也有些家长是为"装点门庭"让孩子们小小年纪严格地进行专长学习,参加各种演出,通过获奖想让孩子成"名"成"家"儿童一边上学一边拜师学艺,非常疲劳。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不能以时间和童真的代价来达成儿童艺术动作的熟练。家长们应多给儿童些时间甚至陪儿童一起去拥抱大自然,与溪流、田野、蝴蝶对话,让儿童去感受真正美的东西,体验到心灵和生命的流动,激发儿童生活的激情,还儿童享受美和表现美的空间。

  3.处理好技能训练与自由创造之间的关系

  技能训练是艺术学习的一个条件,但是如果过度强调艺术的训练,就违背了人类艺术的本性,要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无论是组织艺术兴趣小组或开展各种艺术培训和活动,都不应把着眼点放在培养什么"小艺术家"上,重点是发展儿童对艺术原有的敏感和兴趣,还儿童自由创造的表现力。贝多芬创作《月光曲》是在情境交融下才产生灵感,艺术是随即的,自由,海阔天空的,这是艺术的特性。多给儿童一些尝试的机会,而不是简单的技能训练。

  4.儿童艺术教育要服从儿童的天性

  对儿童进行艺术教育,要顺应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服从儿童的天性。不能用"应该怎样怎样"去指挥儿童,克隆出一批失去自我、失去童心的小大人。给儿童最适合、最优秀的作品,引导儿童去欣赏、去感受,发展他们敏感认知世界的天性能力。儿童的天性与艺术的特点是相同构的,成人们要特别诊视儿童这些宝贵的天赋内涵,不要人为的、粗心的制造出一些障碍,把儿童最应得到重视的天性遮蔽住。

  儿童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发展的人,儿童有其内在的生动的精神生活,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儿童的发展,而且在于儿童的欢乐幸福,儿童应该有权拥有欢乐自由的童年。[8]把艺术-儿童的财富还给儿童,让儿童享受真正的、美的世界。

  参考文献:

  [1] 陈朗等著:《世界艺术三百题》,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9页。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