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小班化教育:高明一中的“高明之选”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03月19日 09:45:26

  小班化教育,是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使用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教育模式,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与教育现代化相适应的教育模式。但小班化教育在我国还处于尝试性的探索阶段。从2009年秋季起,佛山市高明区第一中学全面实行小班化教育,每班学生人数40人以下,是佛山市乃至广东省率先实行小班化教育的国家级示范性高中。实施小班化教育以来,高明一中教育教学质量得以整体提升。小班化教育,是高明一中教育模式的有益探索,可谓是高明一中的"高明之选"。而这一选择,与高明一中校长陈国光的教育探索与追求是分不开的。作为广东省特级教师与"百千万工程"名师,陈国光对教育本质的理解不可谓不深,对教育发展态势的把握不可谓不准。

  记者:高明一中作为广东省首批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在优质高中扩容的大背景下,为什么会走上小班化教育之路?换句话说,高明一中选择小班化教育是基于什么样的背景?

  陈国光:总的说来,小班化教育模式具有增加生均教学资源,增强学生关注度及学习参与度,便于开展个性化教学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优越性。具体来说,之所以选择小班化教育,主要有两个背景:首先,在近年来国家启动的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大背景下,原有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模式、班级管理和教育评价等各方面都要发生改变,需要探索一种与新课改相适应的教育模式。我们反思各地各校新课改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发现:除了上述方面做得还不够好之外,班额过大也是阻碍新课改推进的重要因素。新课改在很多方面都是借鉴国外教育的先进经验设计的,但却忽略了国外先进教育的一个普遍现象--小班化教育,所以要想新课改顺利推进,小班化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保障条件。其次,佛山市近年来实行大市统一招生,学生可跨区报考,导致了我区优质生源在小学、初中和高中各阶段都出现大量外流,我校生源逐年下降;而师资质量又不可能在短期内有大的提高,加上教育主管部门对规范办学行为的管理越来越严,靠加班加点搞补课,搞题海战术的传统应试教育已经是穷途末路。我校要想在短时间克服这些不利因素,大面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最好的一条出路就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实施小班化教育模式的探索与改革。通过调查研究和沟通动员,全校教职工统一了思想,上级部门在人事和经费上也大力支持,让我们先行先试,一场目标明确、思路清晰的小班化教育试验就这样开展起来了。

  记者:如此看来,学校小班化教育模式的探索可谓是恰逢其时:既受到国家课程改革大背景的启发,也受到本地教育生态小环境的影响。那么,得到上级部门支持的小班化教育改革,在高明一中又经历了怎样的探索过程呢?

  陈国光:我校的小班化教育改革,虽然得到上级部门大力支持,但毕竟是在先行先试,而且小班化教育改革并非纯粹就是减少班级学生数那么简单,其中,需要各种有效教育理念、教学模式、管理模式、评价模式的配置与支撑,所以我们经历了一个不断调整、完善的探索过程。

  早在2004年,我校就积极稳妥加入到全省的新课程改革实验中。2007年,学校反思了三年来的课改实验工作,发现新课程理念非常先进,并逐步深入人心。而且,新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基本到位,校本培训与校本科研逐年深入,教师的教育观念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开始转变,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学生学习能力得到促进,发展性的教育评价体系也不断完善。但同时又发现,我校新课改与大多数学校一样,处于理念和形式层面上的务虚的东西较多,而可操作的实务性教学模式并没有建立,换句话说就是缺乏一个突破口或者说一个抓手,结果导致教师对新课程教学总觉得无从下手。有鉴于此,我校认为有必要在后一阶段的课改中摸索并建立一套教学模式,使学校的新课改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