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浅谈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04月09日 21:09:48

  幼儿期语言的发展,重在口语表达,而口语表达就是俗说的让孩子"能说会道"。孩子口语能力发展的好坏与否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必须把握好时机,培养孩子说话兴趣,养成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让孩子想说、要说、愿意说。它需要家园双方的共同配合,努力协作,并及时有效地进行引导和鼓励。怎样才能提高其口语表达能力,在幼儿园,教师应以哪几方面着手呢?

  第一,循序渐进,发展口语,培养其口语表达能力

  (一)、看练结合,讲清词意

  幼儿期是人的一生中词汇量增加最快的时期。幼儿掌握词汇的多少和对词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因而在口语训练中,应多种手段结合,让他们从实物、图片、演示、动作、表情等具体形象中理解词的意思,表达自己的看法。

  1、  看练结合,讲清关键词语。如讲《小马过河》时,我用小马、老马、老牛、小松鼠等直观教具及演示法进行讲解。孩子们边听故事边看演示,很快弄懂了关键用词"趟、甩"等词义。故事讲完后,我问"趟 "是什么意思?孩子们说:"就是从浅水里走过去。""甩"是什么意思?幼儿说:"因为小马有尾巴,'甩'就是摇尾巴。"孩子们看了我的演示,所以能化难为易,比较正确地理解词意。

  2、演练结合,讲清动词含义。例如:在《老虎拜师》的故事里动词较多,我边讲故事边做动作。故事讲完后,我就将"眯、转、跑、扑、捉、追、爬、跳"等动作一一做出来。然后由我做动作,幼儿说出相应的动词,再让幼儿之间互相交流。这样,经过反复练习,幼儿基本上能正确地运用口语准确地表达出来。

  3、观察实景,帮助幼儿理解词意。如《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我们用自然角养的一些小蝌蚪,让幼儿观察蝌蚪游动的情景,帮助他们理解"游来游去"的意思。孩子们观察并理解了这个词,等我再问"游来游去"是什么意思?幼儿齐声回答:"就是游过来游过去。"接着我又告诉他们:"…来…去"这个词还可以用在"跑来跑去,跳来跳去"等等,孩子们则更聪明,补充了很多词组,如"蹦来蹦去,飞来飞去,说来说去"等等,这样不但掌握了"…来…去"的用法,还扩大了词汇量,发展口语表达能力。

  (二)、利用多种途径,发展口语

  幼儿不仅需要掌握许多词汇,还要学习运用简单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意思,逐步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1、复述故事,培养其口语表达能力。例如讲《小猫钓鱼》的故事,幼儿都懂得了"三心二意"不能把事情作好,而"一心一意"才能办好事情的道理以后,我就让他们复述故事,讲讲故事中"三心二意"和"一心一意"的具体表现。幼儿说:"小猫钓鱼时三心二意,一会儿捉蜻蜓,一会儿捉蝴蝶,结果一条鱼也没有钓到。小猫听了老猫的话之后,就一心一意地钓鱼,蜻蜓和蝴蝶飞来了,小猫看也不看,结果就钓到了大鱼。"我问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像小猫那样,三心二意呢?应当怎样处理?经过我的示范、提高和启发,幼儿都能联系实际进行讲述,如个别幼儿说:"我画画时,一会儿玩彩笔,一会儿玩印章,三心二意的,结果什么都没画好。老师让我像小猫学习,一心一意地画画,结果我很快就画好了。"这样的联系,显然是有利于提高幼儿的口语水平的。

  2、朗诵儿歌,培养其口语表达能力。我利用儿歌好懂、好学、好记,幼儿都很喜欢的特点,在教儿歌时,重视讲解儿歌的意思,让幼儿在理解儿歌含义的基础上,通过讲述儿歌来发展口语表达能力,让幼儿自编自唱儿歌。比如:我带幼儿观察四季,了解四季的气候特征,有的孩子自编儿歌:"春天暖洋洋,夏天汗直淌,秋天风爽爽,冬天雪花扬。"再比如:妈妈是叶,爸爸是根,我是他们保护的小花;爸爸是左手,妈妈是右手,我是他们捧着的珍珠……孩子们学习儿歌,自编儿歌,口语表达得到有效的提高。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