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农村幼儿家长与教师接送交流现状调查(3)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07月24日 16:53:34

  (四)  交流主动性交流主动性是分析教师和家长哪一方处于主动的位置,下面就根据回收的调查问卷对农村幼儿家长与教师的交流主动性进行分析:

  表3-5 交流主动性的情况交流主动性主动地询问教师教师告知幼儿的情况后再询问一直听教师讲无交流总共人数306091100百分比30%60%9%1%100%统计结果显示:家长选择在教师告知幼儿的情况后再询问占总体的60%,家长主动地询问教师的仅占总体的30%,选择一直听教师讲的占总体的9%。教师告知幼儿的情况后家长再询问占的比例是家长主动询问比例的一倍,而且家长在交流过程中大部分会主动将幼儿在家情况告诉教师,一小部分家长选择看情况而定。从中可以得知:农村幼儿家长对于幼儿的教育是存在疑问的,而询问往往发生在教师告知以后,教师告知家长幼儿的情况后,家长再对其进一步询问;单纯听教师讲的家长,需要重视接送交流,重视幼儿在园的表现及教育,主动、积极地与教师交流。

  农村幼儿家长主动的与教师交流,不仅可以了解到自己幼儿在园内的表现,而且还能对幼儿的教师进行了解;教师与家长主动的交流,不仅可以将幼儿在园期间的表现,很好地展示给家长,而且可以将自己的教学方式等等信息传输给家长。若双方都主动地与对方交流,这便对于幼儿的教育和成长有更大的促进作用。

  在调查与观察农村幼儿家长与教师交流方式的同时,对幼儿家长进行了访谈。

  问:您是否会主动地与教师交流?为什么?

  小杰的妈妈谈到:"我会主动地与教师交流,这可能与我的性格有关。我的性格比较开朗,喜欢和人打交道。再有就是交流一下挺好的,既可以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又可以对老师进行简单地了解。"峰峰的奶奶谈到:"我很少和老师主动交流,因为找不到要交流的话题,大部分情况都是老师告诉我幼儿的一些情况后,我才进一步地询问教师。"俊俊的爸爸谈到:"我只关注幼儿在幼儿园安全,但老师特别负责,他会主动地告诉我一些幼儿的情况,有时我会偶尔生出几个问题来询问一下:有时我会一直地听老师讲。"综上所述,家长与教师的交流主动性较差,这可能与幼儿园的性质、家长的性格以及家长对幼儿的日常关注程度等方面有关。

  (五)  交流内容从农村幼儿家长与教师交流的内容可以反映出家长对于幼儿哪一方面问题比较关心。由于研究者所调查的农村幼儿园均为日托制的幼儿园,因此问卷所涉及的交流内容包括:幼儿吃饭和睡觉的情况;幼儿在学习中的表现;幼儿在其他活动中的表现;幼儿与小朋友交往时的情况以及教育幼儿时遇到的问题等。

  表3-6 交流内容的情况交流内容吃饭及睡觉情况学习中  的表现其他活动中的表现与小朋友交往情况教育幼儿时的问题无交流总共人数36601122101100百分比36%60%11%22%10%1%100%统计结果显示:农村家长对幼儿在学习中的表现占总体的60%,幼儿吃饭和睡觉的情况占总体的36%,幼儿与小朋友交往的情况占总体的22%,教育幼儿时遇到的困难占总体的10%。可见,农村的家长比较重视幼儿的学习,因此在幼儿在园期间,家长大多会询问其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农村家长这种要求幼儿只学习的做法,忽视了幼儿在其他活动中表现,因而也忽视了幼儿德、体、美、劳的发展,这对于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四  农村幼儿家长与教师接送交流的影响因素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等研究方法,深入了解农村幼儿家长与教师接送交流的现状发现,农村幼儿家长与教师接送交流的现状不是很乐观主要表现为:接送交流出现的不频繁,交流持续时间较短,交流方式单一,家长交流主动性较差和交流内容以幼儿学习为主等,出现此类现象的影响因素如下:

  (一)  幼儿家长方面首先,农村幼儿家长交流的主动性,对接送交流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调查数据显示:主动交流的家长只占总体的30%。交流主动性差,这可能会导致交流的无法实现。

  其次,农村幼儿家长不同的身份和文化程度,对接送交流也有一定影响。在对调查问卷分析时,发现幼儿的父母关于幼儿各方面的情况与教师都有交流,但重点在学习方面;幼儿的祖父母以及外祖父母大多是针对幼儿吃饭和睡觉方面的情况与教师交流;学历越高出现的交流也就越多。可见,家长身份与受教育情况也影响农村幼儿家长与教师的接送交流。

  最后,农村幼儿家长的性格对接送交流也有一定的影响。通过与家长的访谈发现性格外向、善于交流的家长与教师交流的比较多,交流时间也较长;而性格内向、不善交流的家长与教师的交流比较少,交流时间也较短。

  (二)  幼儿教师方面首先,意识是行为的先导,只有在家长与教师双方有了交流的意识之后,才有可能转化为相互交流的行动。可见,交流意识是交流行为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交流的意识高低与交流的频率、主动性等是成正比的。交流意识越高,交流产生的频率、主动性等也就越高,反之则低。

  其次,教师对时间段的分工对接送交流有一定的影响。教师如果能做到最后一节课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利用幼儿自由活动时间同家长交流,那么对交流效果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