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农村幼儿园“生活经历课程”的研究与开发(3)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09月06日 09:49:27

  爷爷奶奶们开始关心起我们的种植园地来。大家一起计划着,接下来可以种哪些农作物,怎样才能有丰硕的果实,周涵奶奶特意送来了西红柿秧苗……《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我园的生活经历课程强调幼儿活动的开放性,要求幼儿园、教师改变传统观念,创造良好的家园合作的气氛,吸纳家长介入孩子的学习活动中来。

  虞永平教授提出:"有效的幼儿园课程应该是可以激发家长的兴趣的"。生活经历课程要求教师们应积极主动地从内心世界接纳家长作为合作伙伴;应创造条件使家长真正介入幼儿活动的教学过程中来;应调动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把社会、家长和幼儿园统一到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上来。作为农村幼儿园的我们应该发掘农村家长群体的优势。明确家长资源的有效性不在于家长文化水平的高低,而在于我们有没有用心去发现、去挖掘。一些农民爷爷奶奶虽然不识字,但他们几十年积累的各种知识、技能、经验同样是我们教学的宝贵资源。

  四、延续--"生活"不息、教无止境当蚕豆丰收,豆萁被小朋友们拔出泥土的时候;当卖豆子经历活动告一段落的时候,孩子们又迎来了新的收获--买豆子活动赚到的"第一桶金"。于是幼儿、家长、老师们又开始了新的讨论:

  "怎样使用这些钱更有意义?"--买种子、农耕用品--给孩子们发工资--帮助身边需要的人们--捐给慈善机构这些都是我们对接下来经历活动共同的设想……"还幼儿自然生活"是我们生活经历课程的核心,它让孩子们参与生活,在实践中掌握知识,从而了解生活,学会生活。皮亚杰曾说过,"儿童的发展就是凭借自己原有的图式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同化、顺应,不断获得与改造经验,不断取得新的平衡,从而建构自己心理结构的过程。"幼儿生活中的每个环节、每个活动、每次交流都蕴含着丰富的生活课程内容和时机,我们要敏锐地察觉幼儿的兴趣点,捕捉生活中有益的信息,利用各种条件和机会生成适宜于幼儿发展的经历活动,通过筛选、梳理,整合成相应的课程。这样才能真正使"寓教于幼儿生活之中"得到有效的落实,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幼儿课程生活化。

  《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应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去进行。"在我园的教育教学中,老师们已经意识到:"应选择贴近幼儿的生活作为教育的内容,还应该充分挖掘和发挥自然资源的教育价值,使教育活动过程和方式成为幼儿真实参与、经历、体验生活的课程。"然而我们在思考"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让幼儿利用身边的自然资源,通过亲身的体验和实践习得知识"的同时,还应该赋予幼儿生活经历活动鲜活的生命力。我们应让每位老师明确:经历不止于收获,而是"生活"的另一个开端;帮助老师树立起"经历恰有时、教育无止境"的理念。

  当你打开"经历"这扇门,你会发现:"生活生生不息,教育无处不在!"参考文献:

  《让儿童在体验中学习、成长》           王春燕          《学前课程研究》

  《回归生活世界--从张雪门的"行为课程"说起》  吴 研  《海曙教育》2005年第一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      江苏教育出版社《学会生存》                       ;    邵道生                    中国青年出版社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