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宝贝“淘气”是病不是错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07年01月26日 12:48:59 


  小淘自幼活泼好动、聪明,刚入园的时候老师就说他“屁股上长钉子”,从来都坐不住,是个名副其实的小淘气。现在入学了,这多动的毛病更是变本加厉:上课不认真听讲、注意力不集中、很难坚持听课十分钟以上、小动作多,玩铅笔、橡皮,和同学说话,破坏课堂秩序,做作业丢三落四,在本子上乱画乱涂,不能善始善终。

  课余时间特别好动,与同学追赶打闹,不怕危险,不知轻重,情绪易于冲动,好发脾气,常闯祸。小淘的行为已严重影响了学习,不得不到医院看医生。根据他的症状被诊断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认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从名称看发展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1947年命名为“轻微脑损伤综合症”。

  1949年改称为“轻微脑功能失调”(M.B.D)。

  1959年把“轻微脑损伤”引入小儿神经学领域,用以描述活动过度伴情绪冲动儿童。

  20世纪6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WHO)和美国精神病学会(APA)则以症状进行命名,称为“多动性障碍”和“注意缺陷障碍”。

  1987年改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神经科门诊常见病

  其临床特征是活动过度、注意集中困难、冲动、任性、常伴有学习困难及运动协调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在学前儿童中的患病率是3%-6%,其中70%可延续至青少年,30%可持续终生。

  患儿男多女少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以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情绪冲动和学习困难为特征,属于破坏性行为障碍,颇为常见。患病率为3%-5%。

  我国儿童患病率为3%-10%。

  男童与女童比例为9:1-4:1。

  因男童更具有冲动和攻击行为,并容易伴随品行方面的问题,所以容易引起注意。

  患儿的“淘气”表现

  1.过度活动

  患儿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称的过高活动水平。

  上课小动作多,坐不稳,不停地扭动,口中嗯哼做声或喧闹、敲桌子、骚扰周围的同学;奔跑、冒险、大喊大叫、惹人注意、招惹别人、不知疲倦、一刻不停,睡觉也不安静;不能静心做作业,东张西望做事冒失,“人来疯”,恶作剧、富有破坏性;做事不考虑,不顾及后果。

  2.注意力集中困难

  患儿的核心表现是注意缺陷,导致不能有效学习。

  在家或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有意注意涣散、选择注意短暂,多有“听而不闻、视而不见”的表现;游戏中不专心,与他人交谈眼神游离;上课注意力集中困难,易被无关刺激吸引,不注意课堂讲授和布置作业,所答非所问,丢三忘四,遗漏作业,胡乱应付,学绩不良。

  3.冲动行为

  患儿适应新

  • 不良矫正推荐
  •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