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论民间儿童游戏在幼儿园的传承与发展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03月18日 16:09:45

  引言:

  民间游戏是流传于广大人民生活中的嬉戏娱乐活动,实质是一种民族文化符号和民族生命力的显现方式,是民族文化中的极为典型的生活现象和文化行为。其发展和变化能够折射出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状况和精神面貌。民间儿童游戏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与发展,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底蕴,折射出民族的精神风貌和生活趣味,是特定民族和地域人民文化的一种载体。民间儿童游戏的文化魅力在于通过其内在价值和游戏样式使人们认识自己民族文化符号,加深民族认同感,增强个体和群体的内在凝聚力,促进社会的整合及和谐发展。中国传统民间游戏在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演变,一部分因丧失其赖以存活的传统文化根基而归于消亡,但很多游戏则经过时间的洗礼,一直延续传承到今天,是很宝贵的文化遗产。挖掘及传承这些具有人文价值的民间儿童游戏对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现实意义。

  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重要形式,教育部在《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都明确规定 “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 ” , “ 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 ” 。民间儿童游戏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肯定与继承,并且符合幼儿好动,好学,好模仿的心理特点, 民间儿童游戏所独具的特点,促使孩子学会相互协调、合作、学会自己解决人际矛盾,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学会理解和照顾他人等社会性发展的良好品质。因此把优秀的适宜幼儿发展的民间儿童游戏引进到幼儿园游戏中来,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对相关概念的界定(一)概念的界定1 .民间游戏的定义对于游戏的定义,我国综合性辞书《辞海》关于 “ 游戏 ” 的词条是这样解释的: “ 体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文化娱乐的一种。有智力游戏(如下棋、积木、填字),活动性游戏(如捉迷藏、搬运接力),竞技性游戏(如足球、乒乓球)。 ”  很明显,这一则关于 “ 游戏 ” 的定义是含糊宽泛的,不很确切。在游戏研究领域里,全世界最有影响的学者是荷兰人约翰 ?? 赫伊津哈,他在《游戏的人》里这样定义: “ 游戏是在某一固定时空中进行的自愿活动或事业,依照自觉接受并完全遵从的规则,有其自身的目标,并伴以紧张、愉悦的感受和 ‘ 有别于平常生活 ’ 的意识。 ” 这个游戏概念奠定了游戏学的基石。 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对民间游戏也有过多种定义,关于 “ 民间游戏 ” 的定义不应仅仅限于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时代,它应是在比较大的时间空间条件下,将这类活动综合抽象后的概括。但目前为大多数的人所认同和赞可的是乌丙安在《中国民俗学》( 1985 )一书中观点。他认为民间游戏是指流传于广大人民生活中的嬉戏娱乐活动,俗称 “ 玩耍 ” 。游戏是游艺民俗中最常见,最普遍,最有趣的娱乐活动,主要流行于少年儿童中间和节日里成年人娱乐节目之中。

  2 .民间儿童游戏的内容分类传统民间儿童游戏取材于民间,内容丰富多彩,多反映当地百姓生活,材料简单,就地可取,游戏灵活,自由度大,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将传统游戏按照不同性质划分为四大类:

  民间益智游戏,这类民间游戏包括:七巧板、拼图、猜谜语、翻绳、跳棋、五子棋、闯关棋等。主要有拼图和棋艺类。这种游戏将智力活动和娱乐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

  民间美术游戏,民间美术包括剪纸、折纸、撕纸、编织、民间玩具及废旧物品的合理利用等。

  民间体育游戏。民间体育游戏包括:跳方格、跳皮筋、跳绳、踢毽子、打沙包、滚铁环、跑垒、捉迷藏、丢手帕等。

  民间童谣说唱游戏。童谣有着很长的历史,流传于民间的童谣更易为幼儿接受。例如: “ 马兰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 九五六,九五七,九八九九一百一 ”“ 小老鼠上灯台 ” 的童谣 “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 …… 咕噜咕噜滚下来 ” 韵律和谐的童谣,不仅强化了游戏的节奏感,生动朴实直白的内容,更增强了游戏的情景性,生活气息和娱乐性。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