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玩”中出真知,“玩”中长智慧(2)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2年12月25日 09:37:39

  “真的有蚱蜢呀!”“真好玩!”

  “这么小的蚱蜢,一定是个蚱蜢宝宝吧?”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叫着,有的孩子忍不住用小手去摸摸它。 忽然蚱蜢飞到了另外一片草丛里。

  “呀,蚱蜢怎么飞走了?”

  “哦,蚱蜢被我们吓坏了吧?我们要轻轻地,不要去碰它。”

  孩子们再一次轻轻地走到旁边的小蚱蜢那儿,小心地观察着、疑惑着:

  “嘘,轻一点,蚱蜢在休息呢。”

  “蚱蜢就在这儿休息吗?它有家吗?”“它的家在哪儿呢?““它有爸爸妈妈吗?它的爸爸妈妈在哪儿呢?”

  “它平时吃什么东西呢?”

  “我怎么找不到它的眼睛呢?它的眼睛长在哪里呢?它看得见东西吗?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说着,“你们这么想知道小蚱蜢的事情,老师一下来不及回答,这样吧,这些问题我们把它记下来,放在我们的教室里,我们小朋友帮忙一个一个来揭开谜底,你们说好吗?”我顺势接着孩子们的话说,孩子们连说好。 于是我们把孩子们关于小蚱蜢的问题都记录了下来,并发给家长,让孩子们在家长的帮助下去寻找答案。

  “学启于思,源于疑”,儿童只有对事物产生质疑,提出问题,才会去探索,去尝试,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引导发现、“玩”中释疑在小班的幼儿科学活动中,孩子们在“玩”——即操作的过程中,既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还能发现新的问题、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问题,使孩子逐步地增长自己的见识,开阔自己的视野,获得丰富的经验。例如在组织“蛋宝宝站起来”的科学教育活动中,我先让幼儿不用辅助物,单用鸡蛋来做实验,在操作的过程中,孩子们发现了原来蛋宝宝是站不起来的,可能在平时的生活中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这个现象,可是通过这样的一个操作活动,让孩子们自己来发现了问题,激发了孩子的探究兴趣。随后,在第二个环节,“怎样让站不起来的蛋宝宝站起来呢?”通过这样一个问题的提出,孩子们利用老师提供的操作材料展开了他们的探究行为,有的把蛋宝宝放进了小糖盒中;有的用橡皮泥变成了一个小碗;有的在盒子里放入了一些棉花;还有的放进了装有米的碗里;有的孩子“玩”得越来越“大胆”,甚至自己去找一些教室里的东西自己去尝试……看到自己试的方法都成功了,孩子们欢呼雀跃。另外,聪明的孩子不仅是解决问题的创造型的能手,也是小模仿家,他们看到同伴的好方法马上自己也去试一试……在这一系列活动中,没有一个小朋友是旁观者,也没有一个孩子会说“我不会”,能力强的幼儿学习的更主动,更积极,发现的问题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各有特色。

  四、大胆探究、“玩”中创新绐幼儿一个“玩”的机会,他会创造出一些奇迹来,知识不是与生俱来的,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渐发现创造出来的。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大量的“玩”的机会,通过实践获取知识,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幼儿的创造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例如秋天到了,满地都是金黄色的叶子,散步时,我和幼儿一起捡回许多叶子,进行了“树叶分类”的数学活动。让幼儿把捡到的树叶带到活动室里独立进行比较、分类。分类完毕后让幼儿向大家汇报是怎样分的,分成了几类,用的是什么方法。幼儿汇报的结果异彩纷呈。有的是按叶子的形状进行分类,有的是按叶子的颜色进行分类,有的是按叶子的大小进行分类,还有的小朋友想到用叶子的厚度进行分类。我没有想到的,孩子都想到了。我表扬了孩子们的聪明能干和丰富的想像力与观察力。孩子们十分高兴,自信心油然而生,真正体验到“我能做”的积极情感。因此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让幼儿独立进行选择、独立操作,独立进行观察发现,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独立性和创造性。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