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浅谈在幼儿教育中几种引导方式的运用(2)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03月25日 21:26:01

  (二)用游戏的方法教孩子学习

  所谓"游戏化的一日生活"就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在一日生活中用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是我们一日生活中的主要内容,在托小班的教学中体现地最为明显。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为孩子准备好有趣的游戏形式,提供可操作性的游戏材料、墙饰等,在游戏中拓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一些教育内容以游戏的形式展现给孩子,能够让孩子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培养起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不仅能够在浓厚的兴趣影响下较快掌握新知识,还能学会新知识的运用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不光教育活动需要拟人化的语言,趣味化的游戏渗透,在各个环节的衔接中,生活技能的养成中也同样需要。下面就通过几个例子加以解释说明。

  例如在上完课后,小朋友没有事做,就显得有点不安分,这时做一点简单的手指小游戏让孩子做做,会收到非常好的效果。因为对于幼儿来说手指的活动,是大脑的体操,活动的是手,得到锻炼的是大脑。手的动作与人脑的发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对语言、视觉、听觉、触觉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助益。这样即安稳了孩子的情绪又发展了幼儿的多种感官,一举两得。

  在教学阶段的各个环节衔接中也可以利用游戏的形式,赋予情景化的语句引领孩子。如孩子排队入厕时,可以利用手偶的形式加上情节的讲述,开着"小火车"或其他形式的场景模拟入厕;在孩子游戏的过程中通过一定形式的场景模拟将分开游戏的孩子组合到一起等。

  再比如从孩子入园后的盥洗方法、毛巾水杯的使用方法、包括小椅子的坐法都要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教育,如:送水杯时用拟人化的语言边说边和孩子一起将水杯"送回家",告诉幼儿水杯找不到自己的家就像我们找不到家会着急、会害怕等。也可以适当添加一些简单易懂的儿歌有节奏的边说边示范。洗手的时候可以教师说口说儿歌"打开水龙头,把手冲冲湿,关上水龙头,打打小香皂。先搓手心,再搓手背,搓搓手指缝,抱抱大拇哥,抓抓小手心。打开水龙头,把手冲干净,小手干净了,谢谢水龙头。"

  采用游戏的方法教育孩子主要是为了提高孩子学习的兴趣。这一时期的孩子的主意力、坚持性较差,而对于游戏的兴趣较为浓厚,坚持性也更为持久,这种教育方法正式利用孩子这一特点,更加有效地调动起孩子自主意识,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的学习达到教学要求。

  二、用正确的方法和价值导向培养孩子的自我意识

  这一时期的孩子,处在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较为重要的时期,孩子已经基本能够感应到别人对于自己的评价信息,从而用以改变自己的行为。因此,此时成人对幼儿的评价在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善于对儿童做适当的评价,对儿童行为做过高或过低的评价都是对儿童有害的。同时,要善于引导儿童初步地评价他人或自己的内心品质,评价他人或自己的道德行为。在培养幼儿的自我意识的过程中,引导时必须注意形象性、情绪性和可接受性,注意为儿童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的形成和发展创设良好的情境,避免空洞说教。

  (一)用鼓励的方式教会孩子分享

  孩子进入物权意识的敏感期,常常说"这是我的""那是我的",什么东西都不肯和别人分享,甚至妈妈也要不到他手里的东西,更别说老师和其他孩子了。老师们千万不要认为孩子自私,非要想办法把他这毛病改掉不可。其实这是在进行物权归属的练习,通过对物品归属权的确认,来认知他与物品的关系。国外的教育专家常说两到三岁孩子的哲学是"我的我的,什么都是我的"。我们也应该理解这个阶段孩子的行为,而不是乱贴标签。

  顺利渡过物权意识敏感期的做法是,在孩子表现特别明显时不要和他较真顺着他即可。这个时间差不多要三四个月(视孩子情况不同而定)。之后寻找到适当的机会,即别的孩子与自家孩子分享玩具的时候,提醒他:"小朋友把玩具分给你玩,你高兴吗?"当他点头时再告诉他"你把玩具分给别人玩,他们也很高兴"。就此可以打住,别马上强迫孩子。如此反复几次之后,让他尝试把玩具分给别的孩子,通过练习他知道玩具是属于他的,分给别人玩之后还是会要得回来,和别人分享大家都快乐,这样他就慢慢愿意分享了。大部分孩子在三周岁前后进入分享阶段。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