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学前教育“小学化”论析(5)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03月29日 00:55:19

  "小学化"教育模式中幼儿很少做游戏、很少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孩子的潜能诸如语言表达能力、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美术及音乐欣赏能力、运动能力、自我评价能力都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发展。

  第五章 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的解决方案

  1.确立幼儿园教育的独立地位

  1.1学前教育是需要国家资助和保障公平的教育

  幼儿园"小学化";很大程度上是生源竞争、利益竞争,根源在于幼儿园的办园体制不完善。要坚持普及与公平一体化发展方针,落实各级政府办园责任、投入责任和师资保障责任,增加各级政府财政投入。实行以国家办园为主、财政投入为主、国办教师授课为主的三大政策,为消除学前教育"小学化"提供体制政策保障。

  1.2消除"小学化"衍生的政策环境

  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要正确引导,加强监管。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等媒体宣传正确的教育理念,大胆揭露幼教"小学化"弊端,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对教师、教材、教具等各方面监管,及时制止错误舆论,使幼儿园之间生存竞争的条件不再是以看谁教得知识多,而是以谁的幼儿园办得好、办得正规、更适合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作为评审标准。

  1.3加大政府及行政部门对"小学化"的治理力度

  教育部门对纠正学前"小学化"倾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部门的态度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对幼儿园评价的取向。2009年以来,山东省教育厅、安徽省教育厅和一些市、县教育部门开始对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进行治理,这是一个好的兆头。教育行政部门要发布文件和规定,制定措施,在全国范围内加大治理力度,规范办学行为。

  2. 转变教育观念是前提

  首先,园长要转变管理理念,端正自身的教育思想、把握好办园方向,树立真正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用发展的眼光看教育,不能只注重办园的功利性,更不能因迎合家长的错误需求而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其次,转变教师的观念,引导教师深刻理解和贯彻《纲要》的精神,把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满足幼儿多方面的发展需要,让孩子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让每个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为此,建议组织全体教工参加专题理论培训,学习相关文件和要求;开展解决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专题研讨活动,组织教师共同分析造成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原因,及带来的危害。同时教师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积极发表不同的意见和建议,总结归纳出从幼儿园、教师、家长等不同方面在这项工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另外,还可以组织本园教师与小学教师"对话" ,组织"幼小衔接工作"的专项研讨,从幼儿园和小学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危害,共同探讨在幼小衔接方面幼儿园应该做些什么?培养哪些能力是最重要的以及如何让幼儿顺利的适应小学生活等问题。通过多种形式的研讨和学习,促使教师在理解的基础上,真正地从内心深处完成教育观念的转变。

  3.园所与家长做好配合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纠正和防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需要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通过召开关于解决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专题家长会,帮助家长了解《纲要》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懂得幼儿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向家长介绍各阶段幼儿的培养目标和班级教育教学计划、幼小衔接工作的具体措施等;并向家长宣传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带给孩子一生发展的危害性,帮助家长知道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区别,进一步了解幼儿园的课程及教育内容,转变家长的育儿理念。同时,园所定期向家长开放班级的教育活动,使家长了解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是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的特点进行的;组织亲子游戏活动,教师及时将孩子在游戏中表现出的优势与不足反馈给家长,使家长在亲子互动游戏中感受到孩子各种能力的发展,分享孩子们的快乐。家长的关注力也从孩子"会算多少道题,能认识多少个字"的教育观念中逐渐转向"孩子要全面发展"这一更重要的方面来看待和评价自己的孩子。以使他们能够理解幼儿教育的真正内涵,并赢得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