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不同年龄班幼儿游戏的特点及指导策略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03月29日 21:36:50

  班幼儿游戏的特点及指导策略

  小班时期的幼儿是生理、心理发的重要时期.

  同时也是幼儿智力,身体发育比较迅速的时期.游

  戏作为幼儿学习和生活的主要手段,在小班幼儿游

  戏中有其独特的特点.

  1.1小班幼儿游戏特点

  1.1.1社会交往频率较少,以独自游戏为主

  小班幼儿因年龄小,社会行为经验缺乏等原

  因,在游戏中往往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控制力差、

  攻击性强、独立能力弱、不会与同伴交往合作等的

  特点.由于幼儿入园时间比较短,认识的新伙伴也

  不多.在生活中还不能清楚地认识人们之间的各种

  关系,所以合作性水平比较低.游戏大多数是以单

  独游戏和平行游戏为主.

  1.1.2缺乏对游戏材料的创新思考

  游戏时幼儿不能对材料有很好的创造性,只是

  在教师的指导下慢慢的做游戏.他们在拿到一个新

  玩具时就喜欢摆弄它,但是对玩具的玩法和创新上

  不是很多,游戏时的兴趣时间也很短.对材料的操

  作大多停留在常规性的操作上,不断地重复,扩展

  性的操作较少出现.如有也是简单的变化,有时则

  离开了材料的固有功能,只把材料作为随意摆弄的

  工具.幼儿有时也有创造性的表现,只是这种表现

  是低水平的,大多数是由家长或教师指导及其引导

  游戏的玩法.

  1.1.3自主性较差,需要成人引导

  游戏过程中,幼儿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操

  作.但是他们在完成一项游戏后,往往不能自主的

  进行下一步的游戏操作,而是出现观望或停止的现

  象.在对待游戏时遇到的问题时,往往不能自主解

  决遇到的问题而中断此时的游戏的活动.在游戏时

  一直都是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一定的规

  律.幼儿在游戏时对待一个材料或者一个新内容遇

  到一定的难度时,他们会出现怀疑的态度.这时需

  要教师的指导,幼儿才能完成任务.

  1.2小班幼儿游戏指导策略

  1.2.1社会性交往的培养

  同伴交往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幼儿只有

  在同伴友好的交往中,才能学会在平等的基础上协

  调好各种关系.小班幼儿在游戏中的社会能力交往

  是被动的,所以教师的指导和介入是非常重要的.

  加强对孩子的交流、沟通.同时在游戏中,教师如果

  发现有的幼儿能与同伴友好的交往时,教师要及时

  给予肯定和鼓励.如:用竖大拇指的动作或微笑的

  抚摸孩子的头,这样其他幼儿也会努力与同伴好好

  相处.

  教师与幼儿平等互动,教师要积极营造和创设

  游戏氛围.教师在互动中,关注的是孩子的发展.不

  是活动的违规行为,不是以约束纪律和维护规则为

  目的和内容的互动,而是关注孩子出现的矛盾,和

  孩子一起游戏活动.进行以情感心理的接近与交流

  等为内容的互动,关注孩子的心理的情感特殊需

  视和孩子们的情感交流.

  1.2.2教师注重对幼儿创造能力的开发

  培养小班幼儿的创造性,为幼儿创设丰富的游

  戏环境.投放富有转换性的游戏材料,为幼儿想象

  力和创造力发挥创设的空间.如在建构区可以为幼

  儿提供各种盒子等废旧物品和轮子、纸条、吸管等

  成品.让幼儿通过撕、折、插、贴等方法自制汽车、轮

  船等.满足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促进他们动作和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