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美工活动中幼儿自主性培养的探究(2)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04月10日 20:52:33

  2、趣味性原则。美工活动的创作离不开生活,幼儿最乐于、最善于表现的就是他们感兴趣的生活,即使是"想象创作"也同样依赖于对生活的体验,完成的作品是日常可接触的,至少可想象的实事、实物,孩子们在探索制作的过程中,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他们的兴趣也越来越高。

  3、展示性原则。这样的美工活动为幼儿提供了空间、舞台,幼儿能自由的表现自己的想法,将自己制作的作品展示出来,使其身心得到满足。

  4、互动性原则。在美工活动中师生、生生之间相互影响、交互作用,教师通过情景材料对幼儿施以影响,促进幼儿的整体发展。同时幼儿在制作过程中幼儿之间相互学习可以促进幼儿扩散性思维的发展。

  四、研究过程:

  不少老师认为:幼儿的美术活动只要让幼儿依葫芦画瓢,画出几张画,课堂不出问题就行了。其实,并非这样简单,培养幼儿自主性思维是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主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水平,即是指人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问题中找出新关系,寻求新答案的过程,这种思维具有新颖性、独创性、发散性。美术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思维,认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美术活动中用发散思维的方式去培养学生的自主性能力

  美术活动中,让幼儿进行自主性活动并非易事,因为他们完成作业大部分是临摹,这样一年两年之后,幼儿的创造性、自主性思维在临摹中逐渐减弱,已经习惯了照抄别人的模式,习惯性思维占据了学生的脑海。因此,当设题让幼儿创作时,幼儿会说:"我什么也画不出来","太难了"。出现这种状况,原因之一就是让学生长期临摹,缺乏想象力的训练,发展下去,只会使幼儿变成墨守成规,将来离开书本,离开学校,离开老师将一事无成的人。故在教学中,每一节课先不急于完成作业,而应围绕每节课的内容,尽可能多的去设想,比数量,看谁的想法最多,最有独到之处。让幼儿想象的闸门打开,毫无顾忌的画所见、所想、所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幼儿逐步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又如装饰画中画树,他可以画出春天的绿树,秋天的红树,那么可以不可以画出兰树、黑树呢?通过引导幼儿明白了,只要画面需要,什么颜色都可以去画,以此类推,幼儿敢于用多种手法表现事物,表现内心的情感。事实说明:发散性思维对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很有益处。

  二、提供培养自主性、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情景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作为教育者应多给幼儿提供这种探究的机会,并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将激励他们不断的去探索,从而走上成功之路。

  1、优化科学合理的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带领幼儿自备操作材料。操作材料是美工活动的物质支柱,幼儿往往是由材料引发愿望的,让幼儿自备材料,自制玩具,能使幼儿的知识技能得到迁移,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特别是教幼儿作一些组合的非专门玩具,既简单又具有无穷的可变性的非专门玩具,能极大的满足幼儿动手动脑进行创造的欲望,并给幼儿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反映客观事物提供可能性,使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得到发挥。不仅仅是动手制作,动脑构思,立意的思考,升华了主题思想,培养了创造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要为幼儿创设自由、平等、融合的人际环境,引发幼儿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使其充分、自如地伸展个性,自主地进行创造性探究、合作、分享和商讨,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

  2、向幼儿提出明确的行动准则,向幼儿提出"会做的事情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努力学着做",鼓励幼儿依据准则去参与各项活动。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