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幼儿感知觉的发展(11)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2年02月22日 12:27:26 
1岁时,他们已经能够只用手的摸索认识规则物体;学前期的儿童趋向于用手指摸索物体的外形。这种知觉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会稳步提高,他们越来越熟练地用手指探索物体、认识物体。

 

哺乳动物在没有睁开眼睛的时候靠气味同母亲产生联系,所以嗅觉在婴儿的知觉中相当重要。1976年,拉塞尔(MRussell)分别用“母亲垫子(测试前在婴儿母亲的乳罩内放置3小时)”、“非母亲垫子(测试前在其他哺乳期女性乳罩内放置3小时)”和“控制垫子(干净湿润的垫子)”对婴儿进行测试。出生6周以前的婴儿对前两种垫子都表现出吮吸反应;6周以后,他们对自己母亲的垫子作出更明显的反应,表明这时他们偏好母亲的气味。这一实验表明,对母亲气味的偏好在6周前形成。婴儿对气味的辨认能够帮助他们对母亲的辨认。

 

婴儿从出生起就对味觉敏感。研究人员发现,甚至出生两个小时的婴儿也能对不同的味道表现出不同的反应(Rosenstein & Oster1988)。当婴儿4个月大时,他们开始对过去不喜欢的盐味感兴趣(Beauchampet al.,1994)。能够发现婴儿通过吮吸甜的流体能使他们从哭泣中平静下来,这时他们的吮吸速度和吮吸量都比平静时大(Blass & Smith1992;Nowlis & Kessen1976)。婴儿在饥饿状态下进食一些平时不喜欢的食物可以使他们形成条件性的味觉倾向(Harris1997)。

 

(二)时间知觉

 

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运动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白昼和黑夜的交替物理变化,让45岁儿童首先使用标志时间的一些简单词汇,如“早上”、“晚上”、“今天”。6岁儿童能掌握一些时间间隔较长的名词,如“周”、“年”等,但不意味着他们就具有相应的时间知觉。这个时期的儿童能在较短的时间范围内掌握时间关系的逻辑,有时还是会把时间和空间混淆,用空间概念来代替时间概念。有研究(黄希庭,1980)表明,59岁的儿童中,年龄越小,Kappa效应(时间知觉受空间事件影响称为Kappa效应)越明显。58岁儿童估计时间间隔的研究发现,5岁儿童时间知觉不准确、不稳定,根本不会用时间标尺;6岁儿童的时间间隔判断变化不大,只是在短时距(3秒、5秒)知觉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上略有提高;7岁儿童大多能利用时间标尺,长时距知觉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有所提高。各年龄段儿童再现短时距都表现为“错后”多于“提前”,再现长时距则表现为“提前”多于“错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提前”的趋势下降,“错后”趋势上升(黄希庭,

胎教音乐
  • 幼儿心理学推荐
寒假幼儿安全注意事项
  •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