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爱上海

论文:浅谈幼儿园文学活动(6)

妈咪爱婴网 yuncheda.cn 2013年03月06日 09:35:21

  作品举例:《回家》(大班)风,就要刮,树叶妈妈放心不下娃娃,要是被风刮走就找不回家。妈妈,妈妈,您别牵挂,让我变只小船送落水的蜻蜓回家,它的妈妈一定也在盼它。雨,就要下,蜻蜓妈妈放心不下娃娃,要是被雨淋湿了翅膀就飞不回家。妈妈,妈妈,您别牵挂,让我变架飞机送迷路的蚂蚁回家,他的妈妈一定也在盼它……风,呼呼刮,雨,哗哗下,妈妈的娃娃都平安地回到了家。

  作品用一种通俗流畅的语言、固定重复的结构、天马行空的想象吸引着幼儿,用一种帮助别人的幸福感激励着幼儿。于是,在活动的最后,我立足于原作品和幼儿经验,请幼儿展开想象去创编;风雨就要来临,猜猜还有谁没有回家,为什么没回家呢?记得有一位小朋友仿编道:“风,就要刮,花瓣妈妈放心不下娃娃,要是被风刮走就找不会家。妈妈,妈妈,您别牵挂,让我变条飞毯送大哭的西瓜虫回家,他的妈妈一定也在盼它。”还有仿编:“天,就要黑,甲虫妈妈放心不下娃娃,要是撞上吃虫子的大公鸡就再也回不了家。妈妈,妈妈,您别牵挂,让我先变辆坦克,送刚刚跳完物很累的纺织姑娘回家,它的妈妈一定也在盼它。”……这些富有童趣的仿编看似跳出了原作品,但幼儿却在仿编中通过对原作品结构的模仿、语言的运用、意韵的揣摩,使其更贴近原作品的神韵,是一种创造性的深层次的学习。

  三、幼儿园开展文学活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首先,把满足幼儿的文学需要作为幼儿文学活动的首要任务。

  儿童文学是小孩子的精神食粮。虽然真正意义的儿童文学出现的时间要比成人文学晚得多,但是,儿童对文学的需求丝毫不弱于成人。数不胜数的童谣(儿歌)便是一个极好的证据,能得以代代相传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儿童对文学的需要。

  的确,几乎每个小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念儿歌。幼儿文学对孩子多种需要的满足是在幼儿接受文学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发生的。其中不乏生动有趣的故事,意境优美的散文,朗朗上口的儿歌和经典的中外童话,这些内容充满童真童趣,能够吸引幼儿去倾听、阅读、体验和感悟。让其优美的画面,精彩的语言轻轻拨动每一个孩子的心弦,向他们诉说爱与被爱,正义与勇敢,诚实与善良……让他们的心灵被渗透在图文中的情感、趣味、格调、品位、人格力量所感动,所激活,由此产生共鸣。

  满足幼儿的文学需要,其实就一定程度地满足了幼儿审美、认知、道德各方面的需要,促进了幼儿的发展。所以,从这种角度来看,文学活动各种价值并不冲突,不是非此即彼。文学活动的多元价值是和谐共存的,但是核心价值是“满足幼儿的文学需要”。

  其次,选择符合幼儿天性的作品,不必完全为单元主题服务。

  以儿童为本位,选择符合幼儿天性的文学作品。所谓“符合幼儿天性”,就是要顺应满足儿童之本能的兴趣与趣味,符合儿童的兴趣、审美特点、认知方式、思维方式等。很多幼儿文学作品肩负着对幼儿进行知识启蒙、人生启蒙的任务。因此,我们在选择作品时。更应先把“有意思”放在第一位来考虑,其次才是“有意味”。

  幼儿园文学活动大多作为某一单元主题下的一个活动出现,设计活动时,人们常会根据作品的某一涵义,将其放在相关的主题中。例如《海的女儿》这篇童话,有人会抓住其中对海洋景色的描写,将其纳入“海底世界”的单元中;有人会紧扣“小人鱼的爱情”,把它放在“各种各样的爱”的单元中。这种情况下,教师通常会着力挖掘作品与单元主题契合的内涵。我曾看过一次名为“雪孩子”的文学活动,因为是在“谢谢你”的单元中,教师无形中便背负上传达这一主题的任务,于是不断向幼儿提问“雪孩子帮助了小鸟,小鸟应该怎么说”,“雪孩子救了小兔,如果你是小兔,你会说什么”。直到孩子说出“谢谢你”,教师才如释重负。平时,这位教师很注意以平等的姿态和幼儿对话,但因为这次活动是围绕着“谢谢你”的主题,她便不知不觉陷入“说教”的境地。其实,文学活动中的幼儿是全身心地沉浸在作品中的,他们绝不会理性地根据作品所处的单元主题,来确定应关注作品的哪一部分。因此,教师不应拘泥于单元主题,而应尊重作品的独立性。

  • 幼儿园教案_分类
  • 关注我们
  • 本类随机推荐
  • 最新教案专题
  • 幼儿园课件
  • 幼教微信群